当年买的烂尾商铺,最近终于交房了。
2016年在本地买的一间小商铺,原本预计是在2018年交房,但期间老板资金链断了后,那块商铺就一直处于烂尾状态。
原本是买来收租,但因为烂尾,租金一分钱没看到,幸亏当时只投了几万块钱试试水,效果不好后,就及时收手了。
当时花上百万买到大铺子,尤其还是贷款上车的,这几年才是肠子都悔青了,铺子没见着,贷款还得还,挣了大半辈子,完全是给银行白打工。
这些年下来,原本对那块铺子已经佛系了,是没抱太大希望的。谁知最近那边通知要交房了,刚还过去办了交房手续,现在就等房本下来。
虽说比原本约定的交房日期晚了六年吧,但好在还是顺利交付了。
当然现在商铺的行情,和当年是没法比的,能不能租出去都是个问题,这也是现在大部分商铺面临的现状,但好在房子到手,总归是踏实了不少。
当年烂尾了六七年的楼,现在都交房了,后面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烂尾的房子,被慢慢解决,买到类似房子的朋友,最终大概率也能顺利“上岸”。
毕竟很多家庭“掏空六个钱包”,就为了买一套住房,还有一大批年轻人透支了自己未来几十年的生活质量,就为了能在大城市安个家。
付了购房款,一旦交不了货,矛盾就来了,这些关乎民生的风险,不解决的话,会产生更多问题。
因此现在“保交楼”也是地方上的重点任务。
何况房价看着高,但大头并非是房企吃了,一个项目拿地和缴税的成本就要占上一半,从财富流向上看,上面自然有强烈的保交楼意愿,它也不可能放任不管。
加上以后还要收房地产税,不把烂尾楼解决了,怎么行得通?把房子盖好,购买者都能住进去,钱货两讫,总不能让打工人抗下所有吧。
因此买到烂尾楼的业主,不用太过担心,尤其是那种主体大致已完工的,只要不是光一个大门,一个PPT就预售的项目就还好,最终该解决的应该还是会解决,只是时间长短上会有差异。
要解决的盘子太大,需要资金体量也大,不管是让银行还是地方上出手,都会有个时间过程。
但既然烂尾已成事实,最坏的结果已经发生了,只要后面解决了,总比现在更好,也希望这些业主们都能等来一个好的结果。
其实经历过烂尾再到交房,就觉得遇到事情,只要解决了就还好,这事并没有外界所看到的那般悲观。就像非标城投逾期,遇到之前可能觉得难以接受,遇到之后发觉也就那样,慢慢熬,钱总能要回来。
像去年个别区域舆情比往常多些,加上网上一些以负面作为看点的报道,圈外人或没遇到过的人见了,就会对非标城投这事产生排斥,甚至下意识的放大它的风险。
其实在圈内的老司机很清楚,实际非标城投的风险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该正常的都在正常兑付,该发菜钱的也在继续发,哪怕是再难的区域,自始至终也没有出现过伤本金的先例,最坏的结果无非就是拖的时间久点,别人也还是每年都在陆续解决中。就像现在的烂尾楼,最终该解决的还是会解决。因此没必要谈烂尾楼色变,也没必要谈非标而色变,现在能普通老百姓能找到收益好点的产品太难了,去玩其它,其它更不行。
遇到事儿了,即已经发生,只要积极解决了,就还好。
经历的事情越多,也就越坦然,风浪也终会过去。
这里是“大佛聊互联网金融”我们下期再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