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敬亭被错杀,是谁下的命令?多年以来,唯邓子恢坦诚:我有责任

知鉴明过去 2024-12-19 09:28:46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1939年6月24日,鄂豫皖苏区红军主要领导人、红二十八军政治委员、新四军第四支队司令员高敬亭在安徽肥东县青龙场被枪决,年仅32岁。

只不过,高敬亭并非死于敌人之手,而是被我军内部人员下令处决,因为在他临死之前,新四军第四支队连续召开了三天的反高斗争大会,会议的主要组织者是叶挺和邓子恢。

公开资料显示,高敬亭是迄今为止,中共党内最后一位因“反党”罪名而被处死的高级干部。

然而,到了1977年4月,解放军总政治部又根据毛主席生前的批示,给予高敬亭平反。

在平反文件中,是这样盖棺定论的,“高敬亭在鄂豫皖地区的革命斗争是有功的,虽然在四支队工作期间犯有严重错误,但是可以教育,处死高敬亭是错误的。”

对于高敬亭,可以说是一位既有重大历史功绩,又曾经犯下了严重错误的政治人物,在他身上充斥着各种矛盾。

他在对敌战斗中表现得极其顽强,但是又十分热衷在革命队伍中搞“肃反”,甚至被称为“肃反专家”。

在红军长征期间,失去上级领导的高敬亭,却能够独自领导队伍进行了长达三年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不仅坚持大别山的革命红旗不倒,而且还保留了红28军这支红军武装。

除此之外,虽然他文化程度不高,但是却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游击战术,而且虽然他对国民党有着杀父灭妻的深仇大恨,却又能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期间主动和当地的国民党代表谈判。

然而,他一生之中也错杀了不少无辜的革命同志,最终又被自己的同志错杀。

正因如此,高敬亭的一生是充满矛盾和悲剧色彩的,尽管,多年以后高敬亭被平反,恢复了名誉,但是,关于当年到底是谁下命令处决高敬亭这件事,始终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起初,外界普遍认为高敬亭之死应该由当时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负责。

叶挺

据说,叶挺是在1939年5月13日,前往安徽省政府所在地立煌,在5月24日,当时安徽省政府主席廖磊向第五战区告状,诬告高敬亭的第4支队,之后又转报给了蒋介石,蒋介石才批准“将高敬亭处以枪决”。

当时,带着这份蒋介石批文来到第4支队,将高敬亭关押在合法青龙场的,正是叶挺。

随后,叶挺与邓子恢召开了斗争大会,叶挺在会上表示,要对高敬亭严肃处理,要枪毙,最终,6月24日当天,由叶挺带来的警卫员将高敬亭枪决。

按照这种说法,高敬亭被处决,是由叶挺和国民党廖磊以及蒋介石联手所致。

然而,从多方资料核查表明,叶挺并没有在1939年5月13日前往安徽省政府立煌,当时他正在皖东地区活动,因此,既然叶挺没有去立煌,自然也就不可能带着蒋介石的批文来处决高敬亭。

从另一份资料中表明,处决高敬亭的电报,实际上是在6月23日当天傍晚才转到第4支队,因此,叶挺并不是该事件的经办人。

项英

除了叶挺之外,项英也被外界认为与高敬亭被枪决有关。

当时项英是新四军最高决策领导人,因此,对于高敬亭此前犯下的问题肯定不会无动于衷。

从1939年初项英在多封电报中,就可看出,项英曾多次提及搞几天的问题,甚至称高敬亭执行党的路线极差,进步极慢。

在1939年5月11日,项英也致电中央,表示高敬亭部队人数最多,问题不解决,可能影响后续发展,对江北有很大影响。

除此之外,在后来的调查中,还查到了项英给中央的另一份电报,称处决高敬亭是白崇禧下发的命令。

当时毛主席对这个调查结果并不认可,认为如果说处决高敬亭是国民党在搞鬼,那未免也太过容易,如果按照这个说法,那蒋介石当时完全可以下令除掉朱德、彭德怀等一众红军将领。

因此,毛主席给出的批示是,让军委再讨论一次,并且怀疑项英应该承担责任。

但是,毛主席也仅仅是怀疑项英,并没有直接的证据,而后来新四军军部秘书长李一氓在回忆录中写道,高敬亭被错杀的消息传来时,他就在项英身边,项英也感到十分震惊和惋惜。

2011年,中央党史研究室传达了中央领导同志对宣传革命历史中涉及高敬亭错杀如何处理的指示,明确指出,不能再把责任归咎于项英。

李一氓

既然如此,那真正应该为高敬亭被错杀案负责的又是谁呢?

《邓子恢传》或许给出了部分答案,因为发生于1939年6月23日的高敬亭公审大会,最后一天的主持者就是邓子恢,他在大会上作出了最终决定,处决高敬亭。

对于错杀高敬亭一事,邓子恢并没有推诿自己应当背负的一份责任,后来还在一次新四军军部会议上进行了自我批评。

邓子恢

这样看来,高敬亭被错杀,实际上是多方因素共同促成的一个结果,参与其中的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有责任。

那么,当时为何要公审高敬亭呢?

实际上,高敬亭虽然有功,但是同样犯下了不少严重错误。

首先,他排斥中央派到第4支队的政治工作干部,甚至直接将这些干部调离,显而易见,高敬亭这种唯我独尊的做法已经触犯了中共的纪律底线。

再者,高敬亭还违抗军令,拒绝东进。当时新四军军部按照毛泽东的指示,派参谋长张云逸来到了江北,争取推动高敬亭东进,但是高敬亭却另有计划,想要扎根在大别山。

除此之外,高敬亭对下属的管理并不严格,导致杨克志、曹玉福等人率兵叛逃、公开反共,影响十分恶劣。

总而言之,高敬亭之死,虽然与当时部分领导人的误判有关,但也是其居功自傲的结果。

信息来源:

周恩来赞扬高敬亭是“游击专家”

原创2022-10-13 17:50·党史博览

父亲周利人亲历高敬亭事件

原创2023-06-25 18:00·党史博览

25 阅读:8296
评论列表
  • 2024-12-20 21:37

    高敬亭最少也是上将,可惜了

    梦中zz 回复:
    原始新四支队长 不大可能上将 大概不受
    萝莉祭天 回复: 梦中zz
    只要授衔必然上将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