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半导体协会的总裁约翰·诺伊弗在访谈中表示,半导体芯片行业起源于70多年前的美国,后来日本、韩国、欧洲进入了这个行业。而现在,中国正在崛起。中国的半导体产业市场做的很好,相关企业做的很好,它们迫使我们的公司努力工作。我们希望政府能把重点放在,促进我们行业的创新上面。
芯片的起源与中国的起步1948年,美国贝尔实验室的工程师肖克利发明了晶体管。
1957年,在美国的肖克利公司中,摩尔、诺伊斯在内的8名员工选择离职,创立了仙童半导体。
同年,德州仪器的工程师莱思罗普,依靠柯达提供的光刻胶以及他手中的倒置显微镜,发明了光刻技术,并申请了技术专利。这个技术的出现,实现了晶体管的规模级使用。
1958年,美国德州仪器的工程师基尔比,将晶体管、电阻、电容整合在一起,发明了集成电路。与此同时,仙童半导体的诺伊斯,也通过技术创新,将晶体管连接在了一起,发明了集成电路。
基尔比与诺伊斯并不认识,但是在未来,他们两个会因为“谁是集成电路的发明人”这个问题,进行多年的官司大战。而集成电路这个概念,也在后来被行业统称为“半导体”,或者“芯片”。
就在美国人发明芯片两年后的1960年,中国在北京建立了第一个半导体研究所,并且在同一时间,中国开始制造用晶体管推动的收音机。
1965年,中国的工程师继诺伊斯、基尔比之后,在中国制造了第一块集成电路。
但就在中国制造出第一块集成电路之后,十年文革开始了。国家的教育系统受到冲击、科研项目被迫终止,成千上万的科学家、工程师,被派到了农村。
大革命的这段时间,冲刷了中国在芯片产业的发展火苗,切断了中国和外国的技术联系,中国的芯片产业陷入了永无止境的流沙当中。
当时能躲过文革的地区很少,香港和台湾算是比较独特的地区。
香港在当时还属于英国统治,底层的劳动工人们还在香港的仙童工厂里面组装半导体器件。而台湾地区,受到了美国企业的青睐,多家美国企业在此地建设工厂,雇佣底层的工人为其制造产品。
文革时期的中国台湾,与中国大陆地区存在明显的产业分割。
大陆地区把中国的知识分子送往农村接受教育,而台湾地区则是将农民从农村拉出来,给他们提供工作,派遣他们去往工厂制造产品。
这种巨大的产业差异,让中国台湾地区,在芯片制造产业上面不断的进行发展。
文革结束之后,中国大陆地区的芯片产业,已经满目疮痍。虽然科学家和工程师们回归到了实验室,但是此刻的中国芯片,已经出现了严重的技术断层。
文革之前,中国的科研水平落后于美国的硅谷,但是有了发展前进的目标和方向。文革之后,美国的英特尔发明了改变世界的微处理器,并且戈登·摩尔还提出了摩尔定律;日本企业在存储器领域实现了市场统治;中国台湾地区成为了国际晶圆制造业的核心地区;只剩下中国大陆地区,被时代抛弃在了发展的道路上面。
中国的发展文革结束之后,中国与美国开始建交。
美国的物理学家工程师—约翰·巴丁作为美国的代表人物,在1975年带领团队来到了中国北京,与中国的科学家进行交流。巴丁是与肖克利齐名的技术工程师,他曾经与肖克利、布拉顿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
巴丁团队的到来,让中美双方都更加了解了对方国家的芯片产业现状。巴丁对于中国的芯片制造产业,他表示似乎看不到太大的希望。
中国大陆地区因为文革,已经错过了亚洲电子革命的黄金时期。
1979年,外国媒体发起过一次研究调查,在中国的大陆地区,几乎没有任何能在商业领域发展起来的半导体厂商。甚至全国的电脑数量加起来,也只不过仅有1500台左右。
随后,我国发起了四个现代化,全面推动国家在各个领域的水平发展。
相关媒体也打出了“第一台进口、第二台中国制造、第三台出口”的发展愿景。
但是由于中国的芯片产业存在十多年的技术断层,所以想要实现中国技术的设计制造,不是一两年可以完成的。
随着欧美企业与日韩企业在芯片产业上面的火拼,抢占中国的消费市场成为了至关重要的环节。
三星、海力士、东芝、索尼这些日韩企业,纷纷来到中国大陆建设工厂和办事处。通过这种合资的方式,中国大陆地区也开始逐步积累了一些芯片产业的设计和制造技术。
再加上江上舟和张汝京在上海成立的中芯国际,中国的芯片产业链开始进行整合发展。华为的海思半导体、中科院的龙芯项目,也都开始组建团队进攻芯片设计领域。中微半导体、盛美半导体、上海微电子等企业,开始在制造设备产业链进行分工发展。
在美国对中国进行制裁之后,国产供应链体系迎来了发展高峰期,在产品的零部件供应上面进行去美化的技术迭代,以突破美国的技术封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