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临终遗命:绝不能杀此人!乾隆刚继位就下令:杀

壹点料得 2024-12-02 09:57:14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持续为您推送此类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们坚持创作的动力~

编辑|壹点料

夜幕降临,北风呼啸,1736年的北京城笼罩在一片肃杀之中。雍正皇帝的御书房里,一卷卷写满批注的奏折还散落在桌案上。这位以勤勉著称的皇帝,生前曾为改革大清鞠躬尽瘁。就在他临终前的一句遗命,却让曾静,一个原本微不足道的乡野书生,成为了后世争论不休的焦点。他是反清复明的狂热分子,亦是雍正历史名誉洗白的“棋子”。一场风暴的中心人物,为何被乾隆继位后迅速处死?这一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朝堂斗争与人性抉择?

刺破沉寂的逆书

曾静,原本是一个并不起眼的学者,过着穷困潦倒的日子。他不曾中举,也未曾考入仕途,作为一名忠实的反清复明主义者,曾静心中怀着重振中华的梦想。他深知,满洲的入主令中原百姓心中充满了愤懑与不满,而清朝的合法性,正是他攻击的要害。

曾静的“逆书”

这封由曾静亲笔书写的信,开始只是他对清朝统治不满的宣泄,但很快,他将这封信做成了纲领性文件,投递给了雍正朝中最为权威的军事大员——岳钟琪。岳钟琪,雍正宠信的汉人将领,曾多次为朝廷立下赫赫战功,手握重兵,势力庞大。岳钟琪的家族背景更是显赫,他是南宋岳飞的后裔,这一点,使得一些人对他心生疑虑,担心他可能背负着“恢复宋朝”的野心。

但曾静的信,却从未提及岳钟琪本人的忠诚问题,而是直接以雍正的罪行为核心,公开指责这位皇帝的种种恶行。信中列举了十项雍正的“罪状”,其中最具杀伤力的便是“弑兄屠弟、谋父逼母”,这些指控把雍正的血腥与残忍展示得淋漓尽致。信中的文字犀利,直指人心,俨然一封控诉满洲政权合法性的“起义宣言”。

信中还有对岳钟琪的言辞煽动:“岳公爷继承宋朝血脉,必当为中华复兴立下赫赫战功。”这句话充满了挑动,意在激发岳钟琪的民族情感,勾画出复宋复明的宏大蓝图。岳钟琪面对这封信时,心情并非激动,而是被深深震撼。信中所指控的雍正,几乎与当时许多人对他个人印象相符,尤其是“弑兄屠弟”的指控,触动了岳钟琪心中一根敏感的神经。

岳钟琪的恐慌与决策

当岳钟琪看到这封信时,他内心的恐惧难以掩饰。虽说雍正自登基以来,已将许多反对派彻底清除,但这些都来自朝廷内部的政敌。曾静不过是一个书生,他能对雍正构成多大的威胁?但一想到岳飞之死,以及满洲人对南宋遗留问题的警觉,岳钟琪的心头涌上来一阵不安。虽然岳钟琪曾在雍正手下深得宠信,但内心深处,他始终没有放下那些“汉族复兴”的念头。

于是,他决定立刻采取行动。岳钟琪将这封信带到了雍正的面前,并将其完整呈递给了皇帝。这个举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不仅仅是一个“举报”行为,更是向雍正表明了自己的忠诚。岳钟琪不敢有丝毫隐瞒,亲自将信件交给雍正,以证明自己在皇帝面前的无私。

雍正接到岳钟琪递来的信,心中一震。当他看到信中那些刺耳的控诉时,他的脸色瞬间变得铁青。令所有人意外的是,雍正并没有愤怒大发,而是沉默了很久,紧紧盯着信纸,眼中流露出一种深深的伤感。对于他而言,曾静的言辞像是一把刀,割开了他心底的某种脆弱。他的形象,早已在民间积累了诸多负面评价,但从未有过如此公开的、直指其内心的攻击。

雍正的泪水与反应

雍正静静地读完了这封信后,内心的愤怒与伤痛交织。他开始沉默,不发一言。心中的震动,远远超过了他以往对任何政敌的反应。作为一位习惯于无情权力斗争的皇帝,雍正已经历过太多的谤言与指责,但这封逆书,却让他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孤独与无助。对曾静的愤怒,逐渐变成了某种深切的自我反思。

他终于决定,不立即对曾静下死手。雍正心想:“如此胆敢挑衅我者,非杀不可,但若一味逼迫其沉默,又岂不是以卑劣之姿面对天下?不如让曾静反思自己的过错,看他是否能够心甘情愿地收回言辞,认错认罪。”于是,雍正命令亲信李卫,尽快将曾静捉拿,并秘密审讯。若曾静能够自愿认罪,便暂且不予追究,但若仍固执己见,便以叛国之罪治他。

曾静却给了雍正一个令他始料未及的回应。曾静在被捕后,面对铁血的雍正,并没有丝毫的恐惧。他严词拒绝为自己辩解,更没有动摇自己的信念。为了避免直接将其处死,雍正决定采取一种“更加高明”的方式。他要求曾静与自己进行一场前所未有的辩论——让这位书生看看,雍正是否真如信中所言的那样,残暴不仁。

皇帝的辩论赛

雍正要与这位乡野书生进行一场辩论。他不以暴力回应反抗,而是选择了理性和智慧。这一决定不仅让所有人瞠目结舌,也标志着雍正在治国理政上越来越倾向于“自我辩护”式的正当化。

雍正的深思熟虑

雍正并非一时头脑发热做出的决策,事实上,他已经深思熟虑。他深知自己所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书生的攻击,更是整个社会对其统治合法性的质疑。自从他继位以来,虽然有着一系列显赫的政绩,但伴随而来的却是不断的舆论压力。雍正的手段残酷且果断,他的父亲康熙帝留下的宽广帝国,在他手中经历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改革中的某些残忍手段,尤其是对亲王的打压、对权臣的清洗,以及对朝中不同声音的打压,使得不少人对他产生了强烈的反感。

曾静在被押送到宫廷时,并没有流露出任何恐惧或怯懦。这个从乡间走出的书生,眼中燃烧着不可动摇的信念,他对雍正的敌意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囚禁而有所削弱,反而愈加坚定。他始终认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不仅仅是为了自己,更是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恢复明朝,甚至为了挽回中华文化的荣光。

而雍正,则依旧是那位冷静、果断的皇帝。站在辩论场的另一端,他的眼神充满了警觉和深思。他清楚,辩论不仅仅是对自己统治的辩护,它还关乎清朝政权的合法性、他自己作为皇帝的权威,以及是否能够洗净他身上那层“暴君”的阴影。

辩论正式开始。雍正首先发言,他并未急于反驳曾静的指控,而是冷静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你所控诉的是我个人的罪行,但你从未提及为何我能继位,为什么清朝的政权能持续至今?你所说的所谓‘弑兄屠弟’,不过是朝廷内斗的历史,而我所做的种种,是否是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皇朝的长治久安?你在这封信中所列举的罪行,是否能直接证明我的不义?”

雍正话语间,没有丝毫的愤怒,反而带着一种近乎学术的冷静与理性。他所说的每一句话,都像是在有条不紊地辩解,同时也在深深刺痛着曾静的内心。雍正此时显得极为自信,他相信自己可以通过这样的方式,洗净所有不白之冤,并使曾静感到无力反驳。

曾静没有立即回应,反而静静地聆听,似乎在思考雍正所说的每一句话。这位书生并不简单,他早已准备好了自己的反击。沉默片刻后,曾静缓缓站起身来,他的语气虽然平静,但每一个字却像是重锤落地,回荡在空旷的宫廷之中。

“陛下,”曾静缓缓说道,“你所说的种种理由,虽然看似合情合理,但却忽视了一个事实:一个统治者的合法性,并非仅凭自己所为,而是源自百姓的认可和历史的公正。你提到的‘为国家安定’、‘为了长治久安’,正是大多数暴君所标榜的理由。历史上有多少帝王曾以‘国家安定’为名,残害百姓,压迫良善,最终也未能逃脱历史的审判。你所谓的‘治国理政’,不过是把自己的暴行披上了正义的外衣。”

曾静的声音铿锵有力,话语中的坚定不容置疑。他继续道:“作为一位帝王,若要真正赢得百姓的心,便须立足于仁德、宽容与公正。然你却通过屠戮亲人,打压忠良,去除一切异己,维持个人权力。这种统治方式,怎能获得百姓的尊重,怎能称得上合法?”

曾静的这番话,直指雍正心中最脆弱的部分:百姓的认同。雍正眼中的冷静,开始微微动摇,但他并未打断曾静,而是静静地聆听。辩论不再是单纯的语言交锋,它在某种程度上,成了雍正心灵的审判。他开始怀疑,曾静所说的话,是否在某种程度上揭示了他统治背后的深层问题。

反思与震撼

辩论并非简单的胜负之分,而是两种不同思想的碰撞。曾静的每一句反击,都深深撼动了雍正的内心。他听得出来,曾静的言辞并非空洞的反叛,而是充满理性和逻辑的控诉。曾静不是单纯的愤怒书生,而是一个经过深思熟虑的思想者,他的每一句话都精准地指出了雍正治国中隐藏的矛盾和痛点。

最终,雍正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决定——将曾静暂时释放,但要求他写下忏悔书,承认自己所言不当。然而,曾静并未屈服,他依旧坚持自己的立场,认为自己所说的才是真理。雍正最终对他进行软禁,命令其将《大义觉迷录》一书公之于众。

乾隆的凌迟之命

1735年秋,雍正皇帝的病情急剧恶化,短短几个月内,朝野上下弥漫着死气沉沉的气氛。雍正这一位铁腕皇帝,一直以其严苛的治国手段,强化了清朝的中央集权,但也因此树敌无数。无论是对满洲贵族的打压,还是对汉族士人的清洗,都让雍正的形象蒙上了厚重的阴影。这一切都随着他病死的消息而画上了句号。年仅二十六岁的乾隆,顺利继承了父亲的皇位。

乾隆继位的那一刻,京城的气氛并未如同往日般欢腾。雍正虽以改革者的身份给国家带来了一定的制度性改变,但在社会各阶层心中,雍正的印象却并不正面。乾隆的继位,意味着一种新的开始,也意味着清朝面临着一场文化与政治的洗礼。而就在他继位后的短短几个月里,曾静这一位因反清言辞而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书生,却开始了他最为戏剧性的一段命运转折。

遗命的转折

在雍正临终时,他写下了许多重要的遗命,其中一条便是:“不得处死曾静。”这一遗命曾令朝廷内部产生极大的震动。雍正的意图显然是希望通过宽恕曾静,洗净自己政治上和民间的负面形象。作为一位极具政治敏感性的君主,雍正深知,曾静不仅仅是一个书生,他的言论代表了当时大部分汉族士人的情绪,而雍正想通过这场与曾静的辩论,宣扬自己“宽容”与“理性”的形象,以化解社会上对他残忍政权的非议。

乾隆的上台,却注定了这一遗命的改变。乾隆年仅二十岁,在继位后对清朝的未来充满了雄心壮志。他继位后,先是采取了一系列温和的政策,试图巩固自己的权威,同时整顿朝政。但对于曾静,乾隆却并没有表现出父亲雍正般的宽容态度。

乾隆对父亲雍正的政治理念有所继承,但与雍正的理性辩论不同,乾隆更倾向于通过直接的政治手段来消除异己,巩固自己的皇权。他认为,面对曾静这一“反清分子”,不能仅仅依靠宽恕,而应立刻做出果断的决策,震慑潜在的叛乱势力,以示自己继位后的坚定与决心。

于是,乾隆决定推翻雍正的遗命,亲自下令:“曾静、张倬悖乱凶顽,大逆不道。我的皇父宅心仁厚,饶了他们的性命。我不会姑息他们的罪恶,因此应立即凌迟处死,以遂民望。”

凌迟的决定

凌迟,作为清朝最为残酷的刑罚之一,象征着极致的羞辱与痛苦。通常只有在叛国、谋反等极其严重的情况下才会被判处。这种刑罚意味着受刑者将被活活折磨,直到其死于重伤之下,整个过程充满了令人窒息的血腥和恐怖。而曾静的死,正是乾隆决心展现权威、根绝所有“逆乱”思想的象征。

在宫廷中,关于曾静的审讯无休无止。乾隆对待曾静的态度冷酷而无情,他认为,曾静的死,不仅仅是个人的惩罚,而是对任何敢于质疑朝廷、反叛清朝政权之人的警示。乾隆甚至不愿意给曾静留下任何机会,指望通过凌迟的方式,彻底斩断其思想上的威胁。

令人意外的是,曾静并没有像许多人想象中的那样屈服。即使在被押送至刑场的路上,他的目光依然坚定,丝毫没有显现出恐惧或悔恼。他的死亡,在某种程度上,成了他坚持自我信念的最后一次宣告。

《大义觉迷录》的命运

曾静的死,未能带来乾隆想象中的安稳与镇压,相反,它如同一颗石子投进了清朝的政治湖泊,激起了层层涟漪。乾隆的凌迟之命确实让曾静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但曾静生前所写的那本《大义觉迷录》,却不但未随他的死而湮灭,反而成了一本广泛流传、震动社会的禁书,成为清朝历史上一段无法抹去的文化记忆。

书中的世界

《大义觉迷录》是曾静在被囚禁期间所写的一本书,。书中,曾静详细列举了对清朝政权的批评,尤其是对雍正个人的批判,他将雍正的统治描绘成“暴君的盛世”,指出清朝的政权是建立在压迫和不公之上的。他对雍正一系列残忍的措施进行了详尽的揭露,尤其是指控他篡位、弑兄、逼母等行为,这些内容直指清朝皇位的合法性。

《大义觉迷录》不仅批评了清朝政权的历史,也深刻探讨了汉族文化在满洲入关后的屈辱与挣扎。曾静认为,满洲人并不具备治理中原的资格,清朝的政权是一种“外来政权”,它的合法性建立在对“天命”的篡夺之上。书中充满了对明朝的怀念与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呼吁,几乎是一种激烈的民族主义表达。曾静通过这本书向人们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一个“外来”的政权,如何能为天下百姓带来真正的福祉?

在书中,曾静自认为揭示了“满清政权”的丑陋面目,和满洲文化的异质性对比汉族文化的优越性。他以“汉人心声”的身份,站在历史的对立面,指责清朝是“强权暴政”的象征,而其中的“光辉”不过是为其侵略掩饰的黑暗。

禁书的命运与历史的回响

乾隆对《大义觉迷录》的禁令,未能让这本书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反而,它像一颗撒播的种子,在民间悄然生根发芽,成为了后世讨论清朝历史和文化的关键文本之一。随着清朝的衰落,《大义觉迷录》不仅被历史学者重新发掘,还成为了许多人反思清朝统治及其合法性的重要资料。

到了19世纪中期,《大义觉迷录》成为了改革思想的代表之一,许多学者将其视作“清朝末年反抗精神”的象征,它的思想影响了许多反清的学者与革命者。尤其是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政治变革浪潮中,曾静的思想被重新翻出,并在更广泛的政治讨论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结语

《大义觉迷录》的命运恰如曾静自己所预见的那般,它不仅成为了一个时代的象征,也成为了反思与觉醒的文化力量。尽管乾隆用铁血手段试图将这本书消除,但它依旧在历史的洪流中发出了响亮的声音,成为了中国近代思想与文化变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曾静的死,并未令他的思想消逝,反而让他的文字跨越时空,深深扎根在了那个时代的文化土壤之中。这本书,不仅仅记录了一个时代的压迫,更深刻地揭示了民族自觉、文化认同与反抗精神的永恒主题。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

0 阅读: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