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打386旅”,这是印在某支日军战车上的话。
这是一支拥有数十辆战车、坦克、数千名步兵的日本军队,他们的战车上就印了这么一句话,还特意用的是汉字。
路上要是遇到我军其他抗日队伍,这支日军都不跟我们打,他们就像疯子似的专门寻找我军的“386旅”。
那么,386旅是怎么“惹”着他们了,能让日军对386旅这样“恨之入骨”?
一、386旅“招恨”的起源
386旅,隶属于八路军129师,这支队伍刚进入抗日战场就打出了个“三战三捷”的耀眼成绩,顿时名声响彻全军。
这三战分别是:七亘村伏击战、神头岭伏击战、响堂铺伏击战。
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第一战,七亘村伏击战。
1937年9月,国军让日军钻了空子,大批日军浩浩荡荡地往山西打去。
组织上把干掉这波日军的艰巨任务给了129师,当时任师长的是刘伯承。刘伯承准备给这波日军来个伏击,经过多方勘察,刘伯承决定就把伏击的位置定在山西平定县七亘村。
七亘村,这可是一个“优秀”的天然伏击点。往东,是数十米深的峡谷,地势险峻;往南,是有10米高的土坎;往北,还有数十米的山沟沟;而且,村子里的道路狭窄,敌人不能快速行军。这么个地理位置,对于我军来说是绝对的有利。
386旅担任这次任务的主要力量,旅长是陈赓。
1937年10月26日,我军386旅772团3营的战士们早就在七亘村埋伏好了,看到日军刚露头,有些战士就想打,但亲自指挥的陈赓却让大家稍安勿躁。
过了一会儿,等日军打头的队伍过去,陈赓知道时候到了,一个“干!”字出口,我军早就按耐不住的战士们摩拳擦掌、全火力攻击,打得日军措手不及、抱头鼠窜。
这回我军可“发”了,这波日军带了大批枪支弹药全归我军了,日军被我军灭了300多人,而我军只伤亡了10人。
兵法有云“用兵不复”,这是打仗的时候公认的原则,意思就是,在同一个战场,一种打法只能用一次。可刘伯承就不按大家“约定俗成”的干,那就反套路再反套路,还这么干。
1937年10月27日,还是我军386旅772团3营在七亘村埋伏,而这次刘伯承还给日军“来了个烟雾弹”,刘伯承带领一批战士假意离开,而真正打日军的是陈赓的3营。
日军做梦也没想到,前一天八路军都在这埋伏了,今天还能再埋伏一次,结果陈赓一声令下,火力猛起,日军再一次损失惨重,而这一次日军带的枪支弹药比前一天还多,我军又“赚”大发了。
两次的“不按套路出牌”,成功地让攻往山西的日军不敢冒进。
二、386旅名声大噪
“三战三捷”还有两战:神头岭伏击战和响堂铺伏击战。
神头岭伏击战:
这场战役陈赓仅用了2个小时就结束了战斗,我八路军伤亡240人,消灭敌人1500多人、缴获枪支550多支、骡马600多匹、还有大量的物资。
1938年3月,八路军129师从河北入山西,在太行山南面展开自主游击模式。
刘伯承把攻击日军的重点放在了“长邯公路”上,日军当时就是用这条公路在河北和山西晃荡,因此刘伯承决定在路上给日军来个伏击。
这个任务下到了陈赓的386旅,伏击日军的任务由386旅的771、772团负责。
埋伏的地点优先选在了“申家山”,可我军勘察的一看,申家山压根没有公路,底下倒是有一条,但是已经废弃了,日军不走这块,而现在日军走的公路是申家山对面的神头岭的山顶上。
陈赓得到消息已经是12个小时后了,原因竟是地图弄错了、侦查员疏忽了。这时候离要伏击的日军的到来已经不到半天的时间了。
陈赓没有时间追究是谁的责任,他当机立断,把伏击地点改为“神头岭”。
神头岭,地处山西省潞城县东面。其实这块地方光秃秃的并不适合打伏击,还好有以前队伍留下的防御工事,虽然战壕不长,但也够用了。
1938年3月16日,日军带着大批物资,向神头岭走来。
上午9时,战斗打响,日军做梦也没想到,这看似光秃秃的神头岭竟有八路军打埋伏。
我军虽然武器装备严重短缺,但我军敢于跟敌人拼刺刀,这把日军吓得四散奔逃,没到吃中午饭呢,战斗就结束了。
这场战役,就连一向“颠倒黑白”的日军都不得不承认是日军惨败了。
响堂铺伏击战:
1938年3月,我军看着日军一车车地拉物资去前线很是心痒痒,有一次竟有180辆汽车一起拉,这得运多少物资啊,这些物资要是属于我军的该多好啊,于是,我军决定打他个三七二十一。
选来选去,就把这伏击地点选在了响堂铺。响堂铺村也是一个很适合打伏击的地方。南面,是1400多米的崇山峻岭,地势险峻;北面,有很多谷口,正适合埋伏。
随着一辆辆装满物资的如长龙般的汽车出现在我军眼前,386旅的一个营早就摩拳擦掌等大鱼入瓮了,在接到开打的命令后,步枪、机枪、迫击炮、手榴弹对着日军就是一顿猛打。
日军被打懵后虽然也反抗了两下子,但终究被我军轻松“拿捏”。
自此,“三战三捷”让386旅名声大噪。
三、日军放话“专打386旅”
香城固伏击战,正是因为这场战役让日军对386旅“恨之入骨”,恨到日军在战车上印下“专打386旅”的大字。
1939年1月,日军兵分11路针对我冀南抗日根据地发动了惨绝人寰的大扫荡。途中,与我129师多次交手,但并没有给日军造成什么重创。
陈赓主动向刘伯承请缨,要给日军来个埋伏,刘伯承很是支持。
这时候正值冬天,河北南部平原到处都是广阔的地方,想选择埋伏的地点并不是那么容易。
经过各种勘察,再加上老百姓的助力,最终陈赓决定在河北省邯郸市邱县香城固镇打这场伏击战。
香城固,这个地方是老沙河路,河两岸密密麻麻长满了树;河中间是洼地;河西南是一片大沙山;河东北的防御地形呈“钳形”,是一个天然的非常合适打伏击的位置。
伏击地点选好了,那么打哪支队伍呢?
陈赓把目光放在了魏县,因为魏县日军的中队长是个瞧不起我八路军的“缺心眼”,因此把魏县的日军引到香城固的伏击点正合适。
1939年2月10日,日军到达香城固北街口,我军三面把日军包围了,日军打算向北突围,陈赓一声令下让我军集中火力朝日军射击,日军又换了方向想突围,可是都没有得逞。
最后我军不断缩小包围圈,跟日军展开肉搏,日军没了章法,陈赓一声令下“发出总攻信号!”
战士们气势更加猛烈,把剩下的敌人都给围歼了,这一仗,日军全军覆没。
四、386旅势如破竹
1939年,陈赓打退日军,建立太岳根据地,没过多久便扩张成为太岳军区,陈赓也从旅长升职为军区司令员,脱离了刘邓领导的晋察鲁豫军区战斗序列,又没过多久太岳军区成了太岳纵队。
陈赓的队伍已经很壮大了,但还在继续扩张。
阎锡山和胡宗南组成的中央军何等勇猛,但遇上陈赓他们就玩儿不转了,陈赓一直压着他们。1945年,上党战役,陈赓队伍捕获了俘虏1.4万多人,我军在这场战役中一共捕获的俘虏陈赓占了一半。
一般情况下,国军受过的思想,即使成为俘虏也不会向我军屈服。而陈赓奇就奇在这1.4万多俘虏,在陈赓军中接受思想教育后,竟有一半人服了,加入了陈赓麾下。
1946年,临浮战役,鼎鼎大名的国军“天下第一旅”出兵,这支队伍可是国军中顶尖的队伍,是胡宗南的心尖尖,但是这支队伍可能是命不太好,刚出来上战场遇到的对手就是陈赓,结果没有任何悬念,“天下第一旅”这支队伍的“旗帜”被陈赓掀翻了,旅长也被陈赓的队伍俘虏了。
此后,太岳纵队捷报连连。
1947年,太岳纵队发展为有9万多战士的陈谢兵团。
从386旅一路发展成为陈谢兵团,陈赓真是神了!
五、386旅铁板一块
386旅在陈赓的带领下是真团结,当初刚成立的时候,上面临时把772团调走执行任务,这边仗刚打赢,大家伙要开个庆功宴,结果772团一口饭没吃,火急火燎地就要走,大家问你们是有啥要紧事儿啊,饭都等不及吃就要走,还是大晚上的?
772团就告诉大家伙“我们要回386旅”。
386旅的每个战士之间都跟亲兄弟似的,不光能同穿一条裤子,还跟“连体人”似的亲密无间。
就连最刺的“刺头”,在386旅都老老实实的。许世友、王近山等都是点火就着的暴脾气,但他们一次都没跟陈赓红过眼,可见陈赓这个人让大家是多么的服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