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陆战巨兽之德国“熊”式305毫米自行臼炮

军武大菠萝 2024-12-31 11:22:45

对于“臼炮”军迷们都不陌生,这是一种大口径、短身管的火炮,主要用于破坏坚固工事。因为外形类似中国古代的捣米石臼,因此得名“臼炮”,历史上不少要塞攻防战中都有其身影。二战时的德军对这种火炮特别感兴趣,先后研制了多款投入到对外侵略战争中,其中威力最大、最有名气的当属“卡尔”自行臼炮,口径达到惊人的600毫米,一发炮弹重2吨。今天不介绍“卡尔”自行臼炮(这个大家太熟悉了),给大家介绍另一款大口径臼炮,这便是“熊”式305毫米自行臼炮。

射击仰角很大

一、研制背景

德军为什么在有了“卡尔”自行臼炮后,还要研制“熊”式自行臼炮呢?因为“卡尔”自行臼炮虽然威力巨大,但有两个大缺点。首先就是作战效率低下,每次发射后都要将炮管恢复水平位置才能再次装填。不知是设计时的一个疏漏,还是有意之为,火炮俯仰居然要炮手像操作普通的野战火炮那样靠手转动摇柄来实现。炮身每次俯仰动作也要耗时4~6分钟,火炮标准射速只有6发/小时。

第二个缺点是射程不够,发射重弹时最大射程只有4300米,要知道二战时期75毫米山炮最大射程都有6000~9000米,明显安全射击距离不够。使用时,必须彻底压制住敌方炮火才行,否则抵近射击的“卡尔”自行臼炮被敌军炮火击毁一门都是巨大的损失。要知道二战时期“卡尔”自行臼炮的生产数量只有6门,根本损失不起!

“卡尔”600毫米自行臼炮

为了解决问题,德军决定研制新型自行臼炮,并把研制任务交给了克虏伯公司。克虏伯公司于1942年5月拿出了初步方案,火炮口径为305毫米,最大射程达到10公里,使用加长版的“虎”式重型坦克底盘(机动性好多了)。并且有装甲防护,装甲最厚处达到了130毫米,并针对空中威胁加强了顶部防护。除了口径小外,其他方面明显胜过“卡尔”自行臼炮,该型自行臼炮被命名为“熊”式。

二、火炮数据

“熊”式自行臼炮主要性能:全重120吨,炮管长4880毫米(倍径16倍),口径305毫米,高低射界0°~+70°,初速355米/秒,炮弹重350公斤(50公斤装药),最大射程10000米,射速1发/4分钟。正面装甲厚130毫米,侧面装甲厚30毫米,顶部装甲厚50毫米。此外,最大越野速度20公里/小时。

开火瞬间

三、综合评价

从上述数据看,“熊”式自行臼炮解决了“卡尔”自行臼炮的两大缺陷,并且增强了机动性和自身防护能力。不过又有了新的问题——用于摧毁坚固的军事要塞时,威力显得不足,毕竟305毫米口径炮弹比600毫米口径炮弹威力差太多了。而且由于炮身较长且重,只能安装于坦克底盘后部(配备一个硕大的全封闭战斗室),需要对“虎”式底盘进行了拉长(有10对交错负重轮)进行重量平衡。

“突击虎”自行臼炮

还有整车重量达到120吨,这太重了,限制了该炮的使用场景。另外弹药携带量偏少也是一个缺点,只能携带10发305毫米炮弹,如果像“卡尔”自行臼炮一样为其配备专属供弹车成本又上去了。所以最终“熊”式自行臼炮只有设计图,并无正式生产,项目研制工作最终于1943年底终止。但也并非没有意义,后来德军借鉴了“熊”式自行臼炮的设计经验,研制出“突击虎”自行臼炮。“突击虎”自行臼炮便捷多了(全重65吨),并可以直接使用“虎”式坦克底盘。

1 阅读: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