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菜为充#No1.茄子(《本草拾遗》)【基原】为茄科植物茄Solanumm

寻春看健康 2024-07-13 19:06:17

#五菜为充# No1.茄子(《本草拾遗》)

【基原】为茄科植物茄Solanum melongena L. [S. esculentum Dunal;S.melongena.L. var. esculenton(Dunal)Nees]的果实。

【别名】落苏、昆仑瓜、紫茄、白茄。

【性味】味甘,性凉。

【归经】脾、胃、大肠经。

【功效】清热解毒,消肿。

【应用】

1.用于肠风下血或痔疮出血等。茄子性凉,清肠热凉血而止血。如《圣济总录》

中茄子酒,用经霜茄连蒂,烧灰存性,研末,每日空腹温酒送服,或茄子煨熟。酒渍,暖酒空心分服,主治肠风下血。

2.用于疮痈肿痛或毒虫咬伤。本品性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味甘缓急止痛。

内服外用均可

【用法】宜炒、烧、拌或煎汤。外用捣敷。

【注意】茄子性凉,不宜多食。

【研究】茄子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维生素及碳水化合物等营养成分。此外

茄子皮具有抗癌作用。

【参考文献】

1.《木草拾遗》:“醋摩敷痛肿,亦主瘴。”

2.《滇南本草》:“散血,止乳疼,消肿宽肠。烧灰米汤饮,治肠风下血不止及

痔疮。’

3.《医林纂要·药性》:“宽中,散血,止渴。”

{图片来自网络}#国医的精诚力量#

0 阅读:12
寻春看健康

寻春看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