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红与黑》 很长一段时间后,长到你须努力想才能想起上次看的时间,再次打开司汤达的书,你会感到一阵喜悦(至少对于我来说是这样的)。就好像拐过街角看到了一个久未谋面的老友,一位你甚至已经忘了的不平凡的朋友。司汤达没有期待读者在1890年前能理解他,这是一次与未来的约会。当时,那些读者可能还是孩子,甚至还未出生,而现在到处都是他的读者。 我发现《红与黑》的时候二十几岁,同时也找到了一位朋友。理想的司汤达爱好者应来自乡村小镇,传统家庭。司汤达的家乡格勒诺布尔就是一个小镇,在社交和政治方面自满、极端保守的小镇。他个人也如此。他家人的社会观念固执到了极点。他亲爱的母亲在他七岁时就去世了,把他带大的是他憎恨的三个人。其中一个,是他没有结婚的阿姨。 她经常折磨他。第二个是他的私人教师,一个专横的耶稣会教士,他让司汤达憎恨教会以及一切基督教会的著作;另一个是他的律师父亲。他父亲对贵族制度和宗教有极大的偏见,而且强烈反对他学习音乐。如果不是他慈善睿智的外公,他儿时可能就得不到丁点儿温情的呵护。他不能和那些社会地位比他低的孩子玩耍;身旁的人没把他当小孩看,而是当成一头倔脾气的动物;他被那些毫无道理的限制和禁令弄得苦恼不堪。 我认为他的《红与黑》的结局与这些经历不无关系。在《红与黑》的结尾处,于连·索雷尔将被处以死刑,他前来探望的父亲竟抱怨说他没能报答养育之恩。他的小说中有很多极为可恶的父母和权威人士。后来他长大成人,终于可以离开那个家,他的那种喜悦之情比谁都强烈。他小时候所受的势利的教育并没在他身上扎根,但他还是对粗鄙冷漠的行为非常敏感——他所憎恨的不是社会的无情,而是那些冷漠的铁石心肠带给人的伤害。
时光噬痕:观点与评论《红与黑》 很长一段时间后,长到你须努力想才能想起上次看的时
车圈探长啊
2024-07-24 21:14:44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