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桂梅校长从大山里送出了2000多名女高中生,其中却没有一个考上清华或北大的,湖

一桐评这个去 2024-09-28 16:30:27

张桂梅校长从大山里送出了2000多名女高中生,其中却没有一个考上清华或北大的,湖北某财经大v嘲笑张桂梅教的孩子只会死读书,却考不进最高学府!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张桂梅17岁那年,怀揣教育梦想,只身来到云南支教,在这片土地上,她不仅找到了自己的爱情,也找到了人生的意义,然而,命运似乎总爱和她开玩笑,丈夫的早逝,自己的病痛,让生活的重担一度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但是,张桂梅没有被困难击倒,那个时候,学校里的同事和学生们自发为她筹款治病,这份人间温暖,让她更加坚定了教育的信念,在华坪这个贫困的山区,许多女孩因为家庭的困境,早早辍学、嫁人,她们的命运,似乎在出生的那一刻就已经被决定了,张桂梅心痛不已,暗下决心:一定要为这些女孩做点什么,给她们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   说干就干,张桂梅开始了筹建免费女子高中的路程,这一路,困难重重,筹款、建校,样样都不容易,张桂梅不得不东奔西走,四处求援,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华坪女高终于在2008年建成,迎来了第一批学生。   然而,开学那一刻,张桂梅才发现,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学校条件差,师资力量弱,很多学生的基础也十分薄弱,面对种种困难,有的老师选择了放弃,有的学生也想过退学,但是,张桂梅没有退缩。   她把学校当成了自己的家,把学生当成了自己的孩子,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进校园,就能看到她的身影,她陪学生们早读、上课、吃饭、自习……生活俭朴到了极致,办公室里连一张像样的沙发都没有。   就是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奇迹发生了,2011年,华坪女高迎来了第一届高考,94个女孩,94份努力,94个梦想,当成绩公布的那一刻,全校师生都沸腾了:94个女孩,全部考上了大学!这在华坪的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   消息传出,举国欢腾,然而,有一个声音,却显得格外刺耳,一位网络大V嘲笑,这些学生连北大清华都考不上,不过是“死读书”罢了,这一下,舆论炸开了锅……   面对质疑,张桂梅选择了沉默,她知道,那些旁观者不会理解,这些女孩能走到今天有多不容易,在连像样课本都没有的条件下,在很多人认为“女孩读书无用”的偏见下,在家人的期盼和自己的梦想之间,这些女孩一路咬牙前行,付出的心血和泪水,又有谁能懂?   然而,张桂梅相信,教育的意义不应该仅仅用分数来衡量,她要给这些女孩的,是一个改变命运的机会,一个实现梦想的舞台,在这里,女孩们学会了知识,更学会了独立、自强、善良、感恩,这些品质,比分数更有价值,也必将伴随她们一生。   当质疑的声音出现时,张桂梅并没有动摇,她知道,自己和学校的努力,不是为了迎合别人的期望,而是为了实现女孩们的梦想,在她看来,每一个女孩都是独特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潜力,作为教育者,她的职责就是帮助她们找到自己的人生方向,而不是把她们塑造成别人眼中的“完美”。   事实证明,张桂梅的教育理念是正确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坪女高的学生们在各自的领域不断绽放光彩,她们中有的成为了医生,在病房里细心照料患者,有的成为了警察,在街头巷尾维护正义,有的成为了教师,在三尺讲台上传播知识,还有的回到了家乡,用自己的力量建设着美好的家园。   这就是教育的力量,它不仅改变了女孩们自己的命运,也通过她们,影响着更多人的生活,那些曾经被贫穷束缚的女孩,现在有能力去帮助更多和她们有着相似经历的人,这,正是张桂梅一直以来的期望。   然而,改变并非一蹴而就,在华坪女高建立之初,当地很多人还不理解,为什么要专门为女孩办一所学校,在他们看来,女孩的命运就是早早嫁人生子,读书无用,为了说服家长们送女儿来上学,张桂梅和老师们不厌其烦地走村入户,讲解教育的重要性。   慢慢地,观念开始转变,越来越多的女孩走进校园,开始了求学之路,她们中,有的是家里的独女,有的是几个姐妹中的一个,还有的是残疾女孩,无论她们的背景如何,在华坪女高,她们都找到了施展自己的舞台。   在她看来,教育的意义,不在于创造多少个学霸,而在于帮助每一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这种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让华坪女高成为了一片独特的教育沃土。   如今,华坪女高已经走过了十几个年头,从最初的一穷二白,到现在的硕果累累,这所学校见证了太多的故事,那些曾经的女孩,现在也已经长大成人,成为了社会的中坚力量,但无论她们走到哪里,都始终没有忘记,是华坪女高给了她们改变人生的机会。   信息来源:人民网——“校长妈妈”张桂梅:我把她们送出大山,她们把我留在人间

0 阅读:0
一桐评这个去

一桐评这个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