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退休后的149师副师长曹从连,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抚摸儿子曹辉的墓碑,30年前,曹辉就是在距离曹从连200多米的位置牺牲的,而且曹从连是亲眼目睹着儿子曹辉牺牲的.......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79年的春天,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春天,就在这一年,中越边境爆发了一场自卫反击战,号角吹响的那一刻,正值壮年的曹从连毅然告别妻儿,奔赴南疆战场,分别的时候,他紧紧拥抱了妻子和女儿,把儿子曹辉托付给战友照看,曹辉虽然才18岁,却已经是一名英勇善战的好兵,这一趟,父子二人都踏上了保家卫国的征程。 战争一触即发,曹从连所在的149师446团肩负着攻打沙巴县城的重任,然而,战局远比想象中的艰难,沙巴四周群山环抱,地势险要,又有数百个工事掩体和重重暗堡,敌人负隅顽抗,我军伤亡惨重,一度陷入胶着。 二月的一个黎明,曹从连正指挥部队突破敌军防线,突然,前方传来一声巨响,是敌军火箭弹击中了我军坦克,曹从连连忙抄起望远镜搜寻,却看到了让他终身难忘的一幕:就在己方200米开外,儿子曹辉正和战友们一起,趴在坦克引擎盖上指挥战斗,坦克中弹后,曹辉一个翻身跳下车,端起枪与越军展开肉搏,就在这时,敌人的子弹击中了曹辉,鲜血染红了他的军装,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戛然而止。 曹从连几乎瘫倒在地,他颤抖着双手举起望远镜,却再也看不到儿子熟悉的身影,泪水模糊了视线,伤痛撕裂了心脏,他恨不得立即冲上前去,为儿子报仇,哪怕同归于尽,但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作为一名指挥官,他深知此刻自己肩负的责任,无数战士的生命,整场战役的胜败,甚至国家的尊严,都系于一身。 曹从连深吸一口气,强忍悲痛,做出了一个军人此生最艰难的选择,他擦干眼泪,下令发起总攻,一声令下,全师官兵血性上涌,誓与敌人血战到底,士兵们高呼着“为曹辉报仇”的口号,一遍又一遍地冲锋,最后,全师以排山倒海之势,攻克了沙巴县城,歼灭敌军2000余人,胜利的捷报传来,可是曹从连再也笑不出来,儿子的离去,成为父亲心中永远的痛。 30年后,硝烟散尽,和平降临,曹从连已经成了一名白发苍苍的老人,自打儿子牺牲后,他就再也没回过云南,直到这一年,儿子牺牲30周年祭,他才终于鼓起勇气,回到了那片刻骨铭心的热土。 一幕幕场景,历历在目,曹从连跪倒在儿子墓前,泣不成声,他轻轻抚摸着那块冰冷的墓碑,仿佛在抚摸儿子的脸庞。 曹从连跪了一夜,泪水浸透了衣襟,儿子听不到,但他心里多少释然了些,是啊,儿子虽然走了,但他用年轻的生命诠释了一个军人的担当,他是曹家的骄傲,是祖国的栋梁,每念及此,曹从连悲痛中便带着些许欣慰。 夜色渐浓,曹从连起身告别,他轻轻抚了抚儿子的墓碑,依依不舍地转身离去,那一刻,天地悲怆,山河无恙,亿万同胞铭记着英烈们的丰功伟绩,守护着他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 黎明时分,曹从连披着一身晨露,再次来到曹辉的墓前,此时,陵园里寂静无声,只有鸟儿清脆的鸣叫,曹从连轻轻抚摸着墓碑,仿佛那不是一块冷硬的石头,而是儿子温暖的脸庞。 曹从连说着说着,不禁潸然泪下,每每想起儿子,他总会情不自禁地思考生与死的意义,是啊,人生在世,谁不想健康长寿,谁不想享受天伦之乐,但有些人,他们生来就带着一种责任,一种使命,保家卫国,舍生忘死,是他们与生俱来的情怀,儿子曹辉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的一生虽然短暂,却闪耀着夺目的光芒。 泪水模糊了曹从连的双眼,他抬头望向苍穹,心中默默祈祷:但愿英烈们在天之灵能够得到安息,但愿山河无恙,国泰民安,祈祷完毕,曹从连深深地躬下身子,在儿子的墓碑前郑重地行了一个军礼,那一刻,天地肃穆,万籁俱寂。 告别儿子,曹从连信步走出陵园,此时,朝阳已经冉冉升起,万丈金光洒满大地,一缕阳光落在曹从连身上,拉出一道长长的剪影,那剪影如同一尊伟岸的雕像,诉说着一位父亲的悲恸,一名军人的无悔。 曹从连缓缓走着,心中百感交集,昨日的苦难犹在眼前,但新的征程已经开启,他明白,作为一名老兵,自己肩负着传承红色基因的重任,他要把革命先烈们的精神永远传递下去,教育后人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只有铭记历史,才能开创未来,只有缅怀先烈,才能继往开来。 归途中,曹从连脑海里浮现出儿子曹辉阳光般灿烂的笑容,他仿佛又看到了儿子当年意气风发的模样:朝气蓬勃,斗志昂扬,将满腔热血献给了心爱的祖国,那个画面是如此美好,如此令人神往。 泪水再次模糊了曹从连的双眼,但这一次,泪水中多了一丝欣慰,他知道,儿子虽已离去,但他的精神必将永存,新的一代在成长,他们必将继承先辈的遗志,以更加昂扬的姿态投身新时代的洪流。 信息来源:人人文库——对越作战中446团团长之子——曹辉之死
2019年,退休后的149师副师长曹从连,在云南屏边烈士陵园抚摸儿子曹辉的墓碑,
一桐评这个去
2024-09-28 22:30:49
0
阅读: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