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谁还敢生孩子?”贵州贵阳一女子正式入职三个月之后发现自己意外怀孕,出于诚实向公司汇报,公司表示会给女子安排一个清闲岗位,女子喜出望外,称赞公司仁义,随后公司却将女子的工资从6000元降到了3000元,女子无法接受找公司说理,可公司直接将女子开除,还扬言:你可以走劳动仲裁,我们不怕你! 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时点赞关注一下,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谢谢支持! 怀孕了,本该是件喜事,可对于贵阳的这位女子来说,却成了噩梦的开始。 贵阳有一家公司,实习期就开出6000元底薪招聘项目经理,这条件在如今的就业环境下,说是香饽饽也不为过,而李女士,就是这份“好工作”的获得者。 消息一出,亲戚朋友纷纷投来羡慕的眼光,毕竟谁不知道现在工作不好找? 更何况李女士之前的工作,不仅工资低,还没日没夜地加班,想想都让人窒息,如今找到这样一份“钱多事少”的工作,怎能不让人开心? 然而,命运却总是喜欢开玩笑。 在公司兢兢业业工作了三个月后,李女士突然发现自己怀孕了,可她突如其来的喜悦中也夹杂着一丝不安,因为正式合同还没签,公司会怎么看待这件事呢? “孩子到来是我们的缘分,担心也没用,还是先告诉公司吧。”李女士的丈夫劝慰道。 思虑再三,李女士硬着头皮向公司坦白了怀孕的事实,公司领导一开始表示理解,并承诺不会因此不和她签合同,只是会根据她的身体状况调整到相对轻松的岗位。 听到这番话,李女士悬着的心终于放了下来,虽然可能要降薪,但总比丢了工作强。 然而,现实很快给了李女士一记重锤。 因为调岗通知下来了,李女士从人人羡慕的项目经理,变成了默默无闻的采销专员,更令人难以接受的是,工资直接被砍了一半,从6000元降到了3000元。 “凭什么?就因为我怀孕了吗?难道女人结了婚,生了孩子,就活该被区别对待吗?”李女士怒火中烧,直接冲到人事部门讨要说法。 面对李女士的质问,人事部门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他们搬出各种理由,一会儿说李女士实习期间工作表现不达标,一会儿又说公司要控制成本,总之就是不肯承认降薪调岗与怀孕有关。 “欲加之罪,何患无辞?”李女士彻底心寒了,她意识到,自己不过是公司眼中一颗随时可以丢弃的棋子,怀孕,成了她职场生涯的“原罪”。 万般无奈之下,李女士找到了媒体,希望借助舆论的力量,为自己讨回公道,然而,公司面对媒体的采访,却显得有恃无恐,他们坚称自己的做法合法合规,并表示如果李女士不服,可以去申请劳动仲裁。 而此事一经曝光,立刻在网上引发轩然大波。 “这公司也太过分了吧,怀孕怎么了?女人就不是员工了吗?” “支持李女士维权,坚决抵制这种职场歧视行为!” “现在这年头,找工作不容易,怀孕了更难,希望相关部门能够加强监管,保护女性员工的合法权益。” …… 不过在这之中,也有部分网友表达了不同的看法,有人说,虽然公司做法不妥,但李女士入职三个月就怀孕,确实有点说不过去,公司也要考虑成本和风险啊。 也有网友说,公司没有考虑辞退,只是换了个岗位,也能理解,可能是觉得怀孕期间,很多工作都不能做,公司还得给她交社保,放产假,这对于其他同事来说也不公平。 一时间,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声音,有人支持李女士,有人质疑李女士,也有人在理性分析事件背后的深层原因。 而李女士的遭遇,不过是当下职场女性困境的一个缩影,在“生育友好型社会”的口号下,职场女性却常常面临着“生,还是不生”的艰难抉择。 一方面,女性承担着生育、养育下一代的责任,另一方面,她们也要面对职场竞争的压力,如何在事业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成为摆在无数职场女性面前的一道难题。 而从法律层面来看,我国现行的《劳动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法规,都对女性职工的生育权提供了相应的保护,例如禁止用人单位在女职工怀孕期、产期、哺乳期解除劳动合同等。 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法律条款过于原则化,缺乏可操作性,导致很多企业在执行过程中打“擦边球”,钻法律的空子,使得女性员工的合法权益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想要真正解决职场女性怀孕困境,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 应该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违法企业的惩罚力度,同时也要加强对女性员工的普法宣传,提高她们的法律意识和维权意识。 至于企业也应该树立正确的用人理念,尊重女性员工的生育权利,建立健全女性员工生育保障机制,为她们提供更加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待遇。 只有当全社会共同努力,营造尊重女性、关爱女性的良好氛围,才能让职场女性在工作和家庭之间找到平衡点,实现自身价值,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对此,各位看官们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一起交流,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关注,点赞,转发,谢谢! (信息来源:大象新闻,文中皆为化名)
“以后谁还敢生孩子?”贵州贵阳一女子正式入职三个月之后发现自己意外怀孕,出于诚实
奇希谈趣
2024-10-18 15:16:48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