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读了刘子超写的《午夜降临前抵达》,才知道还有一种文学形式叫旅行文学,即围绕着旅行途中的见闻以及所感所想而表达出来的一种文学形式。听说在国外几百年前就有了旅行文学。 哦对了,在读“午夜降临...”之前,还读了阿兰.德波顿的《旅行的艺术》,加起来总共是读过两本。 这两本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旅行的艺术”更倾向于表达对于大自然的欣赏和感悟,从对大自然的参悟,进而培养出对日常生活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细腻品味。 而“午夜降临前抵达”,描写的是作者在欧洲独自旅行的经历和思考,对于当地的历史人文方面花了比较多的笔墨,通过它既可以了解一部分欧洲的近现代历史,同时也可以把它当作一部旅行指南来使用。 书中有一些对景物和想法的表达方式,还是非常巧妙和艺术化的,这些妙笔生花的地方值得值得品味和学习。 说起旅行呢,对于中国人来说是有些陌生的,也不能叫陌生,算是一个新生事物吧,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门还没怎么打开,除了出公差,一般人没有什么机会出国旅行,在国内旅行的估计也不多。差不多到了90年代开始,才逐渐有了中国留学生踏出国门的浪潮。 不管是国内游还是出国游,真正成为人们一项生活爱好的,还是始于2000年之后,特别是2010年之后。 其实就目前来说,国内作者描写国外旅行生活的作品还是比较稀少的,将来可能会慢慢多起来。通过他们的笔墨,我们可以从国人的视角去了解感受国外的历史和人文,还有眼见为实的普通人的生活现状。 在印象中对于国外历史,也仅限于中学历史课本里几个标志性的大事件,对于近二三十年的国外历史几乎是一无所知,从日常新闻和网络处得来的都是碎片化的消息,表面化的信息,仅仅是知道了谁在打谁,谁谁谁又怎么样了。既没有对事件的延伸也没有对问题的本质有多少了解。 而通过对旅行作品的阅读,可以从当地的近距离的视角,深入到生活中,来了解这些历史事件和影响,比如说在苏联解体前,很多中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等诸多国家,都是处于苏联的隐形统治之下,当时的建筑啊,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以及苏联解体后,他们的生活变化,以及他们对此的看法等等,这些信息内容在平时并不容易接触到,所以旅行文学为我们带来了了解世界的另一扇独特的窗口。对于看惯了主流或官方媒体提供的那些表面化碎片化的信息的我来说,这才是有营养的可口的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