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400万和3套三居室!”2003年,张长福成为北京“最牛钉子户”。原以为政

绮南爱历史 2024-10-23 19:57:22

“我要400万和3套三居室!”2003年,张长福成为北京“最牛钉子户”。原以为政府和开发商会妥协,最后他却傻眼了。 2003年,随着经济的开发,城市也迎来扩张,一条条城市主干道修建得如火如荼,太阳宫曙光西路,就是其中之一。 这条路不仅是进出望京的重要通道,也是市政规划中一条关键的城市动脉。 (参考信源:中国新闻网) 修这条路的动静可不小,可偏偏就在这条路的中段,横亘着一片小院,堵得车都得绕道。 这片小院的主人,正是张长福和他的弟弟张长友。兄弟俩在这个位置扎了根,日子过得也算平淡。 可谁能想到,这一普通的居所,竟然成了他们坚守了八年的“战场”。 当时,政府下了通知,张长福家的地块要拆迁了,给出的补偿方案84万元的拆迁款。 当时,不少邻居都接受了拆迁补偿赔款。然而,张长福不这么认为。 “我要400万,还得三套三居室!” 张长福一脸理所当然地说。 周围的人听了不禁咋舌,这要求可真够高的。 可张长福有他的理由:“开发商对自己的房子感兴趣,肯定会满足我” 他相信,开发商会为了加快拆迁速度,让步。 从那一刻起,张长福开始了他的“钉子户”生涯。他坚信,自己这片小院地段优越,开发商和政府迟早会妥协。而这一等,就是八年。 张长福的生活也因这场拆迁博弈变得与众不同。家里成了周围高楼大厦中的“孤岛”,每次出门,他都要应对那些绕行的车流和不满的路人。 尤其是下雨天,路边积水成灾,车辆经过时,溅起的泥水常常弄得他满身湿透。 可即便如此,他仍然坚定不移。 “你看,我这房子漏水了,地板下好几个盆,接水都快接不过来了。” 他每次对访客展示那满地的盆时,似乎在诉说着这八年来的艰难。可他心里有数,这种状况他还得继续坚持。 妻子刘英更是频频叹气,“刚开始还以为很快就能解决,没想到拖到现在。” 他们的日子似乎陷入了无尽的等待。每次传来拆迁的风声,张长福总是摆出一副政府会妥协的姿态,等待对方提高补偿标准。 然而,政府和开发商却并没有如他所愿。 周围的高楼拔地而起,交通压力越来越大,周边居民对这座“钉子户”小院的忍耐也逐渐到了极限。 拆迁的事儿渐渐成了朝阳区的“老大难”。 张长福兄弟的名字不仅在街坊邻里中传开,还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一时间,张长福成了新闻里的主角,每天都有记者拍照、采访,而他也乐此不疲地向他们展示自己的“战利品”:那些年接的雨水盆、房间里越来越破旧的家具。 可张长福并不是真的打算一辈子守在这里。他的策略是“等”,等政府妥协,等补偿提高。 但他显然低估了政府的决心。 2003年奥运准备期间,虽然有些项目确实为了赶工期作出妥协,但在张长福这儿,政府没有让步。 相反,朝阳区房管局多次发出拆迁通告,并在2003年提出了明确的补偿方案,给出了最后的通牒。 然而,张长福坚持己见,继续拖延时间。 政府的态度也变得强硬起来。2008年,房管局再次提出裁决,明确表示张长福应当接受补偿并搬迁。 然而,张长福和他的弟弟张长友继续以“补偿不公”为由拒绝搬家。 2011年12月,事情终于有了突破。这一天,张长福和妻子在小院里忙着日常琐事,突然,法院工作人员和警察到来了。 他们带来了执行裁决——房子必须马上拆迁。 “你们不能这样!我还在等补偿!” 张长福急了,可这次没人再给他解释。 随着挖掘机的轰鸣声,张长福那屹立了八年的小院终于化为废墟。而那条堵了八年的曙光西路,终于恢复了通畅。 张长福的八年等待,以这样的方式告终。400万和三套三居室的愿望终究没有实现,他的梦想被现实击得粉碎。

0 阅读:2
绮南爱历史

绮南爱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