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湖北一高三女生吞服了整整一瓶药物,导致“脑死亡”,不料,双亲决定捐献女儿器官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个女孩叫小雨,17岁,是湖北省赤壁市的一个高三学生。 (参考信源:中国青年报) 2022年4月4日上午,小雨的妈妈突然发现女儿躺在家中地板上,神志不清。 这个画面仿佛让时间都凝固了——母亲心中顿时一片空白。 她试图唤醒女儿,可是小雨一点反应也没有。 这一刻的母亲,只能听到自己加速的心跳声和呼吸声,所有的冷静都抛到九霄云外了。 她马上拨打了急救电话,匆匆把小雨送到了当地医院。 这时候,小雨已经完全失去了意识,医护人员立即进行全力抢救。 终于,在经过数个小时抢救后,小雨的心跳恢复了! 可她依然深度昏迷,无法自主呼吸,只能靠呼吸机和药物维持血压。 小雨的父母不知道小雨为什么会突然意识不强,直到他们在家里发现了空药瓶,这才意识到,小雨吞服了一整瓶药。 医生们虽然恢复了她的心跳,却意识到事情远没有那么简单。此时此刻,小雨的家人还没意识到眼前的挑战有多么艰巨。 医院的医生和护士们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小雨的情况依然没有好转。 医生对家属下达了几次病危通知书,明确告知他们:小雨的大脑没有复苏的迹象,神经系统评分极低,结局很可能是脑死亡。 这一连串的打击让小雨的父母陷入了前所未有的绝望。他们站在医院的走廊里,似乎连呼吸都变得困难。 看着病床上无声无息的女儿,他们心中充满了痛苦和矛盾。是放弃?还是继续等待奇迹的发生? 在这种绝望的状态下,小雨的父母作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他们决定捐献小雨的器官。 父母的内心其实已经认定:女儿可能再也醒不过来了,与其让她这么离去,不如让她的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延续下去。 这一决定不是轻易做出的,而是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挣扎。 器官捐献的协调员很快就赶到了医院,带着他们签署了捐献协议书。 在这过程中,协调员与他们沟通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选择,虽然父母已经泪流满面,但他们仍然坚强地签下了名字。 这份协议书不仅意味着他们要面对失去女儿的事实,还意味着他们在这种痛苦中,选择了为他人点燃希望的烛火。 然而,就在家属签下捐献协议书后,武汉大学人民医院的器官捐献协调员戢春兰给了他们新的希望。 戢春兰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器官捐献协调员,虽说家属已经同意捐献,但她始终坚守一个原则:哪怕有一线希望,挽救生命永远是第一位的。 在与医院的重症医学科主任余追取得了联系后,详细报告了小雨的情况。 余主任判断,虽然小雨的情况十分危急,但她年轻,生命力顽强,心搏骤停是在医院急诊科发生的,且及时进入心肺复苏程序,相较于院外突发的心搏骤停,预后可能要好一些。 这一判断,给大家带来了些许希望。于是,小雨被紧急转院到武汉大学人民医院接受更加全面的救治。 这场救治战斗中,每一个时刻都像是在与死神赛跑。 最终,奇迹发生了!小雨在第二天上午睁开了眼睛,恢复了意识。 小雨的苏醒可以说是出乎所有人的预料。 家属几乎不敢相信这个事实,激动落泪。不久后,小雨康复出院。
2022年,湖北一高三女生吞服了整整一瓶药物,导致“脑死亡”,不料,双亲决定捐献
绮南爱历史
2024-10-24 21:45:26
0
阅读: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