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口一战,日本第二集团军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攻占了旅顺,兵损仅280人,这可以说是

儒雅星辰昊讲历史 2024-11-13 19:37:06

旅顺口一战,日本第二集团军只用了一天时间就攻占了旅顺,兵损仅280人,这可以说是中日战争史上的耻辱一战。

旅顺口是李鸿章耗费 16 年心血、投入千万巨资打造的远东第一军港——旅顺口,本应是固若金汤的军事要塞。

这里背靠群山,山峰之上炮台林立,装备着 80 余门大小火炮,驻守着 28 营共 15000 人的清军。

开战之前,李鸿章那是自信满满,觉得这旅顺口怎么着也能坚守个 3 年。

就连日军司令部在战前推演时,都认为这场仗异常艰难,预计得花上半年时间,还得损兵万人。这可真是给了咱们一种错觉,仿佛胜利的天平已经倾向了咱们这边。

然而,现实却给了所有人一记响亮的耳光。11 月 21 日,日军在联合舰队的掩护下发起了总攻。谁能想到,仅仅一天,就在 11 月 22 日,旅顺口就被日军占领了!这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

咱就说,这旅顺口要啥有啥,要枪有枪,要炮有炮,要人有人,咋就这么不堪一击呢?

这其中的原因,说到底就是失去了“人和”。28 营的清军官兵,8 位统帅,居然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各怀鬼胎。这就好比一艘大船,掌舵的人都各有心思,这船能不翻吗?

特别是那个提督黄侍林,开战不久就不战而逃,这一下子可把军心给搅乱了。士兵们一看当官的都跑了,哪还有心思打仗?

再说说清政府的军事指挥。那简直就是一团乱麻!毫无章法,无能至极。

将官们贪生怕死,只想着自己的荣华富贵和身家性命,根本不顾国家和百姓的安危。士卒们呢?在这样的领导下,也丧失了斗志,毫无战心。

战争,打的就是士气和配合。可清军呢?气不足,无配合。这就好比一群乌合之众,看似人多势众,实则不堪一击。

而对比日本,他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崛起,军队现代化程度高,指挥系统高效。

旅顺口沦陷之后,更惨绝人寰的是,日军对城内的百姓进行了四天三夜的大屠杀。

数万名无辜百姓惨死,只有负责埋尸的 36 人侥幸存活。那是怎样的人间惨剧啊!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整个旅顺变成了一座死城。

这一战,是中日战争史上的耻辱。但我们不能仅仅停留在耻辱的层面,而是要深入思考,为什么会这样?

晚清的腐败无能是根源。从朝廷到地方,贪污腐败成风,官员们只想着中饱私囊,哪还有心思管国家的安危?军事制度的落后也是重要原因。军队训练松弛,装备更新缓慢,战术思想陈旧。

而对比日本,他们在明治维新后,国力迅速崛起,军队现代化程度高,指挥系统高效。

旅顺口的沦陷,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个国家,如果内部腐败,军事落后,必然会遭受外敌的欺凌。

如果当时的清军能够精诚团结,将卒一心,目标一致,或许结局就会大不一样。但历史没有如果,只有残酷的现实。

如今,我们回顾这段历史,不是为了沉浸在过去的痛苦中,而是要以史为鉴。我们要珍惜当下的和平,努力让国家强大。只有国家强大了,我们才能真正挺起脊梁,不再重蹈覆辙。

在我看来,历史是一面镜子,旅顺口的悲剧让我们深刻认识到,一个国家的繁荣昌盛离不开清明的政治、先进的制度和强大的国防。最后,让我们铭记历史,砥砺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希望大家能从这段历史中有所感悟,也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分享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0 阅读:605

评论列表

愿得智慧真明了

愿得智慧真明了

2
2024-11-13 21:11

日军喜欢屠城,将来也必被屠

儒雅星辰昊讲历史

儒雅星辰昊讲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