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1800多年前,张仲景一方可化解,此方或将失传。 反流性胃炎,通常指的是胆汁反流性胃炎,它是因为胃或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反流到食管和胃黏膜上,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 这种病症起初可能只是表现为胃里的一些不适,但若不加以调理,可能会导致更严重的并发症。 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简单地用药物来抑制胃酸,试图减轻症状。虽然短期内症状可能得到缓解,但胃酸和胆汁的反流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反而可能因为药物的副作用而加重病情。 反流性胃炎的症状多种多样,常见的有上腹痛、腹胀、恶心、呕吐和食欲不振等消化不良症状。腹痛通常以中、上腹部疼痛为主,表现为胃部的烧灼感,常常在餐后加重。患者还可能经历腹部饱胀、恶心、呕吐,呕吐物中可能含有胆汁,这是胆汁反流性胃炎的特异性症状。 反流性胃炎虽然是现代医学的术语,中医对待反流性胃炎有着独特的见解和治疗方法。 中医认为,反流性胃炎与肝胃不和、脾胃湿热有关。治疗上,中医讲究调和脏腑,疏肝解郁,清热燥湿。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方子叫黄连汤。 黄连汤——出自东汉大医张仲景的《伤寒论》。 张仲景在《伤寒论》里提到黄连汤主治“胸中有热,胃中有邪气,腹中痛,欲呕吐者”,这与反流性胃炎的症状不谋而合。 组方:黄连、干姜、桂枝、甘草、人参 黄连这味药,中医说它可以清热燥湿,对于胃中有热、胃酸过多的症状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它能够清除胃中的邪热,减轻胃部的不适。 干姜则能够温中散寒,对于胃寒引起的反流性胃炎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它能够帮助调和胃中的寒热,减少胃酸的分泌。 桂枝在这里起到温阳散寒的作用,它能够帮助提升体内的阳气,阳气足则能够推动胃气下降,减少胃酸反流。 甘草则是用来调和诸药,它能够缓和药物的烈性,使药效更加温和,减少对胃的刺激。 人参则是大补元气,对于长期患病导致的气虚有很好的补充作用,它能够帮助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减少病情的反复发作。 祛邪的方子为什么还要补呢?因为长时间的疾病往往都会有一个虚的底子。再一个祛邪之药进到体内以后会把身体当作战场一样,来回厮杀,所以过后人容易虚,有了人参来补元气,会让人不那么虚掉。 一张方里既有清热药又有温阳药难免会有矛盾,把甘草放进去调和诸药,使得整个方子既能清热又不伤胃,既能温阳又不上火。 在治疗反流性胃炎时,中医还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对方剂进行适当的加减。例如,若患者表现为脾胃湿热型,可加入清热燥湿的药物如茵陈、栀子等;若患者表现为肝胃不和型,可加入疏肝解郁的药物如柴胡、郁金等。 值得注意的是,中医治疗反流性胃炎时,还会结合患者的生活方式干预,如建议患者减轻体重、改变睡眠习惯、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有助于减轻症状,提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