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脑子不好使的人,如何成功”
沧海居
2024-11-18 15:58:41
每个人的脑力、智力的差距是很大的,这就是所谓的天分、禀赋之不同
我有一个深圳的朋友,他读书的时候都很不认真,因为家境好,就一直没把读书当成一回事,小学中学都是吊儿郎当,只是到了高三冲刺的时候,用功了一年,最后考上了哈工大。而我恰恰相反,从上学的第一天开始,到高考最后一天,都是铆足了劲,每天起早贪黑,最后也只是考了个985
南公曾言,真正做功夫的人,都是不用脑子的
夏天,我在读书群里讲,当下的大环境里,师道之所以会名存实亡,就是因为人们都太喜欢用脑子,而不是用心。南公年轻时拜师,只要师父一句话,啥都不想,撸起袖子就是干。现在好多人,听到任何一个观点的第一反应就是思量、分别、反驳,脑子疯狂转了大半天,身子最后还在原地,一点都没有挪动过
几年前,认识一个杭州的朋友,他跟我讲了一个观点很有意思。他说,一个人之所以会贫穷、一事无成,其实是因为信力不足。他这里讲到的信力,本质而言,就是一竿到底的行动力
昨天在文峰寺里,跟同行解释了名句“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为什么是“行深”,而不是“智深”?北大哲学教授钱文忠老师说,般若和智慧最大的区别是“般若”中含有“反复、综合、来回”之意,也就是说,“般若”的本质是一种不断反复验证的动态行动力,也就是说,比智慧更高级的那个东西,蕴藏在人的行动之中
大学时,看过陈春花老师写的一本书,叫《手比头高》。一个人的双手举起来的时候,它是远高于我们的脑袋的,老师用这句话来表达行动力比思考更重要的这么一个观点
我身边也有好多这样的老板,坐下来闲聊,有时真会觉得他们就是一个大草包,但确实身后可以实实在在地支棱起来一大片事业。这类型的成功人士,真是各有各的奇葩,但无一例外的一点,就是他们都具有持之以恒的执行力,认定了一个方向,就会偏执狂一样钻下去
无可非议的一点,人的思考是非常可贵的一种能力,但往往好多人,都会纠结在思考决策这个层面,消耗了大量的能量、资源和时间,最后行动起来的时候,没走两步就歇菜了
真正的脑力、思考,可以给行动指明方向。如果一个人不具备足够的脑力时,也可以把这个层面的损耗屏蔽掉,闭上眼睛,干它个天昏地暗,最后往往还可以取得更大的成就
0
阅读:8
成瀨
咋滴 最近特别爱八戒🐷
龙丹妮
比智慧更高级的那个东西,蕴藏在行动之中。
陆非夏
写的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