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1年,王恩茂被调往新疆,邓小平说:你要有长期在那工作的打算。 邓小平与王震一起视察了新疆。 为了真正改变这一现状,他认为只有派遣一位经验丰富的领导才能扭转局面。 时隔不久,王震向中央推荐了王恩茂。 当时,王恩茂是吉林省委第一书记。 王恩茂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一任务。 最终,党中央正式任命他为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 这次选择王恩茂并非偶然。 解放战争进入最后阶段时,王恩茂与郭鹏率领的第2军进入新疆,参与了新疆的和平解放。 当时,在王震的指挥下,我军成功地将新疆纳入新中国的版图。 王恩茂被任命为南疆地区的主要领导,负责喀什、库尔勒、阿克苏等地的治理。 然而,解放后的新疆粮食短缺,新疆军区出台了一项特殊命令,要求驻军参与劳动生产。 王恩茂带头投入生产。 他动员全体官兵发扬南泥湾大生产的精。 这一年,部队和当地民众一起努力,日以继夜地耕作。 王恩茂亲自带领部队工作,每天在田间地头挥锄、挑土,身上布满了伤痕。 大生产运动中,成功开垦了大批农田,超额完成了计划。 1952年,王恩茂正式担任中共中央新疆分局第一书记。 在他主政期间,一次,正值伊斯兰教的古尔邦节来临,自治区机关内发生了关于是否允许少数民族干部参与节庆活动的争论。 一位汉族干部则表示,古尔邦节是宗教节日,机关干部应保持一定的立场。 王恩茂得知后,立即召集机关干部开会,在会上,王恩茂首先向少数民族干部表达了节日的祝贺,并鼓励汉族干部如果愿意,也可以一起参与庆祝。 王恩茂还认识到,汉族干部与新疆少数民族之间的沟通存在障碍,因此他要求所有汉族干部必须学习维吾尔语。 他自己也每天花时间学习维语。 1955年,新疆地区的民族问题引起了党中央关注。 新疆建立了5个自治州、6个自治县和9个民族乡。 然而,随着1960年新疆部分地区的粮食歉收,拜城地区的困境尤为突出。 王恩茂从北京开会返回后,便立刻深入拜城县,调查粮食征购问题。 他发现,尽管该县的实际粮食产量只有7000万斤,但上级却要求征购1亿斤粮食。 王恩茂迅速查明真相,他批评了夸大数据、虚报产量的做法,强调基层干部要切实走访、。 王恩茂制定了干部每年必须下乡调研的规定。 越来越多的领导干部意识到了基层的实际困难。 库尔班·吐鲁木是一位维吾尔族老农民,解放前他生活贫困,解放后他为了表达对毛主席的感激之情,他几次通过书信向毛主席寄送自己的礼物。 尽管他有心亲自去北京拜见毛主席,但这一愿望未能实现。 1957年,王恩茂访问和田时,库尔班·吐鲁木得知此事后,便让女儿到路上等候,最终得以见到王恩茂。 王恩茂了解情况后,特意前往库尔班·吐鲁木家,并承诺将来尽力帮助他实现见毛主席的愿望。 1958年6月,库尔班·吐鲁木乘坐火车抵达了北京。 迎接他的是毛泽东。 毛泽东亲自走向他,伸出双手与他握手。 在离开北京回到新疆后,库尔班·吐鲁木接受了王恩茂的接见。 王恩茂的第一个孩子出生后,王恩茂便提议给孩子取名“北长”,寓意着他们将长期为新疆的建设奋斗。 然而,1969年,由于种种原因,他被迫离开了在新疆工作了20年的岗位,被调往北京的二七车辆厂进行劳动改造。 这一时期,王恩茂一直不忘在新疆的职责。 1975年,在毛泽东的亲自过问下,王恩茂得以调回,任命为南京军区副政委。 此后,邓小平的指示使他再度回到新疆。 王恩茂重返新疆的那一刻,正值新疆局势复杂,许多志愿赴疆的汉族干部纷纷选择返回内地。 他积极推动各级党委落实相关政策,努力留住这些人才。 在1982年,他亲自前往且末县调研,在一次与当地干部交流时,一位县委副书记表示,由于家庭原因,他请求调回内地。 王恩茂耐心开导他。 王恩茂的努力也激励了众多与他同样曾有过回乡念头的干部。 他们纷纷表示要留在新疆。 1985年,王恩茂由于年事已高,决定卸下第一线领导岗位的重担。 1986年,他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参考文献:[1]王莲英,王西祥.全面抗战时期八路军基层干部理论学习路径探析——以《王恩茂日记》为中心史料[J].辽宁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23(1):9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