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2年,我军一连长在观影时突然大哭,指着屏幕说:她是我的妻子。 连长冯学永正斜躺在床上翻阅着书籍,突然,一名战士报告今晚有场电影放映,连长必须去观看。 战士笑着提醒他,电影的名字叫《一定要把淮河治好》。 冯学永来自淮河流域,离开家乡多年。 随即,冯学永和战士赶往放映室,坐定之后,在影片中,冯学永的眼睛紧紧锁定在一个身影上。 她就是李秀英,冯学永的妻子。 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李秀英因过度劳累,吐血昏倒的镜头让冯学永也忍不住泪流满面。 然而,他并不知道,自己所看到的这个英雄人物,正是他那失散多年的妻子。 李秀英在四岁时被过继到舅舅家,改姓李,并取名秀英。 舅舅一家待她如珠如宝,虽然生活清苦,但日子安稳。 李秀英成年后,于1944年与冯学永结婚。 然而,1946年,冯学永在一次出行中突然失踪。 李秀英四处寻找未果,丈夫音信全无。 此时,她已怀有二女儿,只能依靠父母的帮助抚养孩子。 随着新中国的成立,李秀英她积极参与基层妇女工作,第二年便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50年,淮河暴雨成灾,淮河两岸的农田,迫切需要治理。 新中国决定开展治淮工程,李秀英主动报名前往治淮一线。 治淮委员会在蚌埠市成立,工程的第一阶段任务便是修建分水闸。 1950年,淮河流域发生了严重的洪水灾害,李秀英小时候曾被黄河洪水冲得几乎丧命,记忆犹新。 因此,当淮河治理的号召响起时,李秀英毫不犹豫地投身其中。 她参与了当时治淮工程的建设。 治淮工程需要大量的人工劳动,缺乏机械设备,运输石料、修筑堤坝全靠手工操作。 李秀英带领一支由20多名农家女组成的“小分队”,参与到润河集修建蓄洪分水闸的工作。 该水闸是由苏联专家指导修建的。 李秀英在工地上挥洒汗水,带领工友们肩挑背扛、劳作不止。 李秀英与她的同伴们被分配到润河集修建蓄洪分水闸。 一次,她因过度劳累晕倒在工地上,吐血不止,领导们急忙把她送到医院休养。 然而,李秀英并不愿意安静地养病,她偷偷溜出医院,重新回到工地。 1951年,《人民日报》刊发了毛泽东主席的题词。 李秀英因此两次被评为特级治淮劳动模范,并成为全国知名的治淮人物。 她的事迹和肖像出现在《人民画报》上。 国庆前夕,李秀英作为劳动模范代表参加了全国政协一届三次会议,并受到了毛泽东主席的亲自接见。 毛主席在她的本子上签字,李秀英激动不已。 她被邀请参加纪录片《一定要把淮河治好》的拍摄。 冯学永当年在收割小麦途中遭遇国民党军队,被迫充作壮丁。 几经波折,他终于在淮海战役中随大军起义。 在随后的岁月中,冯学永参与了抗美援朝战争,多次立下战功,逐渐从普通士兵成长为一名优秀军官。 战斗之余,他始终没有忘记妻女。 多年后,冯学永驻防泉州。 那晚观看治淮纪录片时,当他看到银幕上展示的李秀英的身影时,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冯学永一直没有消息,也未曾回乡探望。 李秀英在长时间的等待中,并未放弃对丈夫的思念。 李秀英已成了淮河治水的先锋。 而冯学永忙于国家的建设和保卫工作。 电影的播放,使冯学永终于得知了妻子的所在。 影片的结束,冯学永情不自禁地泪如泉涌。 当电影放映结束,冯学永和战士们走出影院时,战士们看到连长一边哭,一边笑。 冯学永此时满心激动,告诉他们他所看到的人正是他的妻子李秀英。 这一信息很快传遍了营地,大家纷纷向冯学永表示祝贺。 甚至连团长也特地赶来。 经过部队的帮助,冯学永得知妻子李秀英已在安徽省水利厅工作。 直到1956年,冯学永才终于鼓起勇气,给妻子写下了那封信。 信件辗转千里,最终到达了李秀英手中。 李秀英立刻整理好行李,踏上了南下的列车。 两人终于在火车站相见。 随后,李秀英调动工作,夫妻二人终于得以团聚。 如今,李秀英已经96岁,身体虽然逐渐虚弱,但她依然时常怀念那段岁月。 参考文献:[1]孙维晨.全国人大代表、安徽省水利厅厅长纪冰:进一步加大治理淮河力度[J].中国经济周刊,2012(10):5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