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没有煤、燃气之前,过去的人怎么做饭?

沁说 2024-11-26 17:13:28

“柴米油盐酱醋茶”,古人的开门七件事里,“柴”排第一个,在没有煤、燃气之前,过去的人做个饭可太难啦!

现在农村还有不少烧柴火灶的,用秸秆、稻草、玉米芯、干柴等烧火。记得小时候,乡下人家每户都有自己的干草垛,做饭时候去草垛扒些来烧。

现代农业的发达才能保证有大量庄稼秸秆,在古时,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老百姓们做饭主要的燃料就是木柴。取暖也依赖木炭,《卖炭翁》里,卖炭老人便是在深山“伐薪烧炭南山中”。

山川丘陵地带还好,平原地带么,木柴不是那么好捡,木炭更是珍贵,在唐朝时,五品官员每天才二斤炭的配额。

看清朝流传下来的老照片,你会发现自然环境通常都是光秃秃一片,没什么林木。其实树木作为廉价易得的民生消耗资源,长得慢、砍得快,缺树是自古有之。

唐代《冥报记》里有写“山东少林木,松柏尤稀”,北宋时东京汴梁建造房屋,木材要到陇山以西去砍,明时的《广志绎》写到雨雪连朝,即使富裕人家都“裂门壁以炊”。

生火做饭是活下去的头等大事,柴火稀缺下,催生了用煤炭作为燃料,宋时称作“石炭”,但真正“飞入寻常百姓家”,是在明朝中期,清朝时的人口大增长,其一便是得益于煤炭的普及。

嘉庆年间,三文钱只能买一斤煤,燃料是家庭的主要开支。花钱买总比不得天生地产的免费柴禾,穷人家还是靠干柴树枝、秫秸稻秆、干草等引火做饭,所以咱们真正随心所欲喝上开水,也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的事儿。

从吃上饭,到吃饱饭,再到吃好饭,在“柴”之一字上就能体现出来。

0 阅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