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8月,阿基诺乘飞机返回菲律宾,准备参加总统选举,飞机刚停稳,突然闯进来几个穿军装的人,其中两人掏出手枪,射向阿基诺。 阿基诺在经历了七年的流亡后,决定返回祖国。 他乘坐的航班途经台北,最终于下午1时抵达马尼拉。 此时,阿基诺深知,马科斯政府对他的回归绝不会容忍,他可能在下飞机后就直接被重新关押。 在飞机即将降落时,阿基诺回顾了一遍即将在机场发表的讲话稿。 他计划向民众传递自由不应等待,而是必须争取; 飞机着陆后,阿基诺刚一走下舷梯,便被三名穿制服的士兵迅速包围。 两名士兵没有任何警告,直接扭住了他的双臂,而第三名士兵则紧随其后。 正当他被押向机场出口时,一名士兵突然从后方开枪,子弹击中了他的后脑勺。 阿基诺应声倒地,随之而来的还有四声枪响。 现场还有一名穿机场地勤制服的男子倒在血泊中,稍后被确认是职业杀手罗兰多·加尔曼,他被政府指控为“共产党刺客”,负责暗杀阿基诺。 然而,菲律宾公众认为加尔曼不过是一个替罪羊。 阿基诺的死讯传到美国波士顿时,他的妻子科拉松·阿基诺感到震惊。 尽管悲痛欲绝,她知道,此刻她不能只是为丈夫的死亡哭泣,而应继承丈夫的事业。 她立刻联系马尼拉的家人,询问是否已有民众得知这一消息。 得知成千上万的人已前往瞻仰阿基诺遗体时,她稍感宽慰,并决定与子女一起飞回马尼拉。 阿基诺的遗体在家人的陪伴下安详地躺在棺木里。 科拉松·阿基诺在丈夫的遗体旁沉默良久。 数百万菲律宾人涌上街头,送别这位民众心中的英雄。 送葬队伍长达20英里。 科拉松走在队伍最前端,她握起覆盖在阿基诺遗体上的菲律宾国。 科拉松的祖先来自中国福建漳州。 19世纪中期,福建一带发生严重饥荒,许多当地居民被迫前往南洋谋生。 20岁的许尚志便是其中之一。 起初,他只是在菲律宾从事体力劳动,许尚志很快积累了财富,并开始经营橡胶种植业。 为了更好地融入菲律宾社会并与当地人建立联系,许尚志娶了一位菲律宾女性为妻。 牧师为他取了一个西式名字——何塞。 从此,许家便以“许寰哥”这个名字流传下来,许寰哥注重子女的教育。 许家的后代也的确如他所愿,进入了菲律宾的政治圈。 科拉松的父亲和祖父分别曾任菲律宾国会议员,而她的叔伯兄弟也在政治领域有所作为。 科拉松在13岁时被送往美国读书,后转学至圣文森山学院。 直至成年后,她才与阿基诺有了更多的接触。 阿基诺与科拉松的相识可追溯至她9岁时,两人虽然年纪相差不多,但一直保持着友谊。 年轻时的阿基诺风度翩翩,才智出众。 他曾是《马尼拉时报》的记者,并在朝鲜战争中表现出色。 科拉松的家庭并不完全支持她与尼诺伊的交往,婚姻往往涉及到政治利益。 然而,科拉松与尼诺伊的关系日渐深厚,最终走向了结婚。 婚礼选择在马尼拉郊外的一座圣母教堂举行,600名宾客见证了这对年轻夫妻的结合。 马科斯总统也亲自担任了婚礼的主婚人。 婚后,科拉松全心全意支持丈夫的事业。 尼诺伊则开始了他的政治生涯,最终成为菲律宾历史上最年轻的参议员。 然而,尼诺伊成为了马科斯政府最强烈的批评者。 马科斯在1972年宣布实施军事管制,并将尼诺伊·阿基诺逮捕入狱。 此时,科拉松开始充当他在外界的代言人。 在尼诺伊被囚禁的七年多时间里,科拉松每周都要忍受严格的安检,为了能够与丈夫共度一夜。 1977年,尼诺伊被判死刑,西方国家对菲律宾政府的批评不断。 尼诺伊的身体健康受到了严重损害,最终他在1980年被允许前往美国接受治疗。 科拉松与孩子们陪同丈夫前往美国。 1983年,尼诺伊决定返回菲律宾,临行前,科拉松亲自为丈夫准备了他最爱的北京烤鸭。 尼诺伊在返回菲律宾的途中被暗杀。 1985年,科拉松终于接受了人民的呼声,决定竞选总统。 1986年,科拉松·阿基诺在菲律宾历史上成为了第一位女性总统。 她承诺恢复民主、反腐以及重振濒临崩溃的经济。 尽管选举结果显示她获得了大量支持,但马科斯通过军队控制了选举结果,宣布自己为当选总统。 成千上万的民众走上街头要求推翻马科斯。 在军方的倒戈支持下,科拉松最终成功上任,成为菲律宾历史上第一位女总统。 科拉松上任后,她立即释放所有政治犯、恢复新闻自由、以及将“总统六年一任”的规定写入宪法。 她试图进行反腐斗争,并采取了包括打击官员垄断、推行公务员改革等措施。 她与美国就驻军问题展开了谈判,最终通过谈判成功要求美国支付9亿美元的驻军费用。 帮助菲律宾从美国撤回了驻军。 参考文献:[1]罗梅.浅论科拉松·阿基诺夫人[J].东南亚纵横,1994(4):7-12
1983年8月,阿基诺乘飞机返回菲律宾,准备参加总统选举,飞机刚停稳,突然闯进来
张梁看历史故事
2024-11-30 23:01:33
0
阅读:195
用户10xxx85
狗屁不通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