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4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想带着李靖一起出征,没想到李靖以年老多病为由拒绝,

雁芙说历史 2024-12-01 21:54:09

644年,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想带着李靖一起出征,没想到李靖以年老多病为由拒绝,谁知,李世民一番话吓得李靖不顾病痛也要跟着去战场。 . 本来,李世民想让李靖跟着自己讨伐高句丽,于是派宰相去请李靖统兵出征。 . 不料,李靖此时年纪很大了,身体还病着,于是婉拒了宰相。 . 李世民得知后,干脆亲自前往李靖府上,表面上拉着李靖的手和他道别,实际上想试探李靖。 . 这时,李靖才缓缓说道: . 陛下此番亲征高句丽,老臣理应追随陛下出征,奈何年老体衰,还生了病,去了只怕病死在半路,反而拖累陛下。 . 李世民听完,当即回应道: . 将军你可要好好努力啊,昔日司马懿不也是老年多病吗?但他还是以年老之躯,振作起来,为曹魏建立了功勋。 . 此话一出,李靖顿时大惊失色,竟然不顾身体病痛,当场表示:老臣的病不是问题,请陛下准许老臣带病出征! . 就这样,李靖拖着病体跟随李世民讨伐高句丽,结果抵达相州这个地方时,病情加重,再也无法前行了。 . 这个事情中,李世民举司马懿的故事,表面看是激励李靖要努力进取,实则是在刺激李靖,逼他出征。 . 言外之意很简单,你李靖年老又如何,当年司马懿70岁的高龄,照样发动高平陵政变,架空了曹魏皇室,最终司马家的人篡夺曹魏江山。 . 此次李世民带着全国精锐部队和高级将领倾巢而出,后方必然空虚,李靖如果不跟着去,一旦他想搞事情,太子李治是挡不住的。 . 所以,李世民这番话是在敲打李靖,让他最好乖乖跟着去前线,否则后果难说。 . 李靖作为名将,军事家,显然听懂了弦外之音,所以即便年老多病,为了保全自己和家族,也不得不跟着出征。 . 但是,这事儿很可能是杜撰的。 . 因为这件事被记载到了《隋唐嘉话》这本书中,《隋唐嘉话》是唐朝餗写的一本笔记小说集,虽然具有史料价值,但不是正史。 . 在《新唐书》和《旧唐书》以及《资治通鉴中均未记载此事。 . 所谓“孤证不立”,《隋唐嘉话》作为笔记小说集,难免写一些阴谋论出来。 . 而且李世民没有任何动机去逼着李靖跟随自己出征。 . 因为李靖很早在贞观八年(634年)率军攻灭吐谷浑后,就淡出朝堂,开始了半退休的生活。 . 到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李靖已经淡出朝堂10年了,根本没有什么威胁。 . 而且李靖和李渊是同龄人,当时已经74岁,确实年老多病。 . 那么一大把年纪了,又位极人臣,深受皇帝信任,他也没有谋反的动机。 . 李世民是聪明人,他难道看不出来? . 事实上,在正史中,李世民确实在亲征高句丽前,曾经去探望李靖。 . 但话风完全不一样,只有君臣情意,没有阴谋诡计。 . 正史中,李世民去探望李靖时,赏赐了他很多东西,不久后又召李靖到宫中,对他说道: . 老将军昔日南平吴会。北灭突厥,西灭吐谷浑,如今只有东边的高句丽还没有征服,将军有什么想法? . 这时,李靖当场起身,坚定地表示: . 臣过去仰仗陛下天威,做了点小小的贡献,如今已是残年朽骨,但也应该随军出征,陛下若不弃,臣的病就要好了,随时追随陛下出征! . 但是,李世民看到须发皆白,身体瘦弱的李靖,心里实在是不忍心让这位大唐的功臣在花甲之年再出去忍受行军之苦,所以没有同意让李靖去。 . 这件事在正史中,李靖一听要打仗了,不顾年老多病,主动请缨出战,而李世民顾念老臣的身体,没有同意,并没有拿司马懿的故事刺激李靖的举动。 . 全程只有深情厚谊,没有阴谋诡计。 . 事实上,在李世民心里,是把李靖当成了故交,而不是单纯的臣子。 . 几年后,李靖病重,不久于人世,彼时的李世民同样病重,作为皇帝,他却不顾自己病重的身体,愣是拖着病体去探望李靖。 . 当看到躺在病床上奄奄一息的李靖时,李世民竟然老泪纵横,说了这么一番感人肺腑的话: . 公乃朕平生故人,于国有劳,今疾若此,为公优之。 . 可见,李世民对李靖的情意是很深的,绝无可能猜疑李靖,甚至逼他出征。

0 阅读:0
雁芙说历史

雁芙说历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