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学之虚:“种米”与“数米”之殇——以艺术设计教学为例 在高等职业教育版图中,艺术设计专业肩负着为文创产业、广告传媒、室内装饰等多元领域输送创新型、应用型设计人才的重任。然而,当下不少高职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却深陷“种米”与“数米”本末倒置的泥淖,教学活力被形式主义的枷锁禁锢,人才培养质量岌岌可危。 “种米”之路举步维艰:艺术设计教学的核心困境 艺术设计教师的“种米”工作,是点燃学生创意火花、雕琢专业技能的艰辛过程。课堂上,教师需凭借深厚艺术底蕴与前沿行业视野,剖析设计经典案例,从包豪斯的功能主义到当下流行的国潮风,为学生搭建扎实理论架构;实训环节更是关键,带领学生穿梭于画室、机房、手工工坊,指导绘制草图、操作设计软件、精雕手工艺品,助力学生将脑海中的奇思妙想落地为可视化作品。 校外实践同样不可或缺,教师需频繁联络设计公司、文创工作室,搭建校企合作桥梁,护送学生深入职场实践,让他们在真实项目中历练,把握客户需求、打磨沟通技巧。但现实是,这条“种米”之路荆棘丛生。就拿一门品牌设计课程来说,教师规划好一学期实地调研、头脑风暴、方案迭代的紧凑教学计划,却因突如其来的教学档案检查被迫中断教学节奏。师生不得不搁置创意构思,花费数周整理课程大纲、教学日志、学生作业电子档,逐一核对格式、标注细节,待检查风波过去,学生创作灵感早已消散大半,课程连贯性受损严重。 “数米”之殇铺天盖地:繁琐流程与形式主义泛滥 反观“数米”行径,在艺术设计教学领域已呈愈演愈烈之势。每一项教学活动都裹挟在繁杂行政流程里,一张外出写生报备表,需历经教研室、系部、学工处层层审批,重复填写学生信息、行程安排、安全预案,格式稍有不符便打回重填;组织一场校内设计展,教师精力不是聚焦展品筛选、布展创意,而是忙于统计观展人次、收集观众留言、拍摄海量活动照片,用以佐证“教学成果显著”。 学期末的教学考核更是重灾区。教师要将学生作业按不同维度分类评分,录入多套教务系统;撰写教学总结,从教学目标达成到思政育人融入,洋洋洒洒数千字,文字风格、排版格式各有要求;整理学生获奖证书、实践成果,扫描、编号、归档,一套流程下来,疲惫不堪。更有甚者,迎接各类专业评估时,要求短期内炮制详尽专业发展报告、教师作品集、学生优秀案例集,配上精美装帧、专业排版,教学团队只能搁置手头教学任务,全员投身“数米”大战,成果却多是束之高阁的“纸面辉煌”。 恶性循环下的教学危机与人才隐忧 长此以往,“种米”与“数米”的本末倒置酿成苦果。教师无暇钻研最新设计思潮、升级教学方法,课堂沦为机械理论灌输场所;实训指导蜻蜓点水,学生作品创意匮乏、工艺粗糙,难以在求职市场脱颖而出。企业接收这样的实习生、毕业生后,大失所望,缩减合作规模,致使学校获取行业前沿资讯受限,实践项目稀缺,教学愈发与市场脱节。 学生也深受其害,怀揣艺术梦想入校,却被困于形式主义牢笼。学习热情被磨灭,实践机会寥寥,毕业后空有文凭却缺乏过硬设计本领,在竞争激烈的设计行业四处碰壁。要扭转这一颓势,高职院校管理层务必刀刃向内,精简教学行政流程,以教学产出、学生作品质量为核心衡量教学成效;教师团队也应坚守教育初心,主动争取教学话语权,合理分配精力,让艺术设计教学回归创意培育、技能锤炼的正轨,为文创产业复苏与繁荣输送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