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晋惠帝的最后一个忠臣,为惠帝而慷慨捐身,因而名传青史 文天祥囚在元大都时,曾作了一首《正气歌》,列举了史上十二位忠臣义士,以表现他心中的浩然正气,其中“为嵇侍中血”一句写的嵇侍中,说的是嵇康的儿子嵇绍。 嵇绍在历史上并没有特别好的名声,嵇康以不肯事晋的罪名被司马昭杀害,而嵇绍却对司马氏竭智尽忠,甚至他侍奉的那位君主也非明主,而是以一句“何不食肉糜”贻笑千古的“痴呆”皇帝,晋惠帝。 元康九年是贾南风掌权的第九年,这一年她终于对并非自己所出的太子司马遹忍无可忍,将他诬杀。太子死后,赵王司马伦以杀太子的罪名,矫诏赐死贾南风,将朝政大权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自此,诸司马为谋夺权力纷纷起事,八王之乱彻底爆发。 而被废掉皇位又被复立的晋惠帝,处在野心勃勃的诸王之间,地位极为尴尬。没有人真的尊重他,但人人都想让别人尊重他,继而利用这种尊重,以谋得更大的利益。 所以司马衷虽然手中无权,但掌握司马衷的势力每每与敌方交兵时,都要把司马衷这个吉祥物先摆出去。 永安元年七月,司马衷率军讨伐司马颖。这个率军讨伐的水分很大,从中能得知的只有一点,那就是在这场战争里,司马衷是到场了。 皇帝的御驾亲征未能给战争带来一个好的结果,司马衷的军队在荡阴大败,百官和侍卫四散而逃。 而嵇绍刚刚被重新征召为侍中,他穿着端严的礼服,正在赶来的路上。 嵇绍见到的司马衷,可以说是相当狼狈,他的脸在战乱中受伤,身上又中了三箭,看起来很是仓皇。见此场景,嵇绍悍然就挡在了晋惠帝的身前。 当时双方军队在御辇前交战,嵇绍在晋惠帝的身侧被杀死,而他身上的血溅起来,落在了司马衷的御服之上。 战事平息之后,侍从要为司马衷浣洗衣物,被司马衷拒绝。 他说了一句:“此嵇侍中血,勿去。” 说的就是嵇绍的忠良之血。 参考资料 《晋书》
他是晋惠帝的最后一个忠臣,为惠帝而慷慨捐身,因而名传青史 文天祥囚在元大都时,曾
浩然说文史
2024-12-03 23:16:43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