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白崇禧逃到台湾后,抽空去拜访邻居朱怀冰,谁知一进门,就听到朱怀冰在骂管家:“你放他进来干什么?不会说我不在家?” 在1937年武汉会战期间,日军的第6师团为了保护运输线,分出大量兵力驻守交通要道。 即便是最精锐的部队,也因兵力分散而未能快速打开局面,甚至遭到围困。 八路军深知这一点,聂荣臻指挥的晋察冀军区发动了三次对平汉铁路的破袭。 这些行动虽不大,但成功地牵制了日军的后勤补给。 八路军129师又发起了对邯长路的破袭。 然而,日军开始加强交通线的防守,甚至采取了类似修建“长城”的策略,修建高出地面五尺的道路,路两侧设立深沟,每隔一定距离便有一个炮楼。 到1940年,日军在华北已修建了超过5000公里的铁路和3万公里的公路,同时还建起了3000多座炮楼。 正当八路军计划发起一次大规模破袭战,另一股敌对力量崛起。 这是国民党在华北的地方军阀势力。 蒋介石对这些军阀虽然有利用之策,但内心认为他们是阻碍抗战胜利的毒瘤。 抗战初期,蒋介石将这些地方势力大多派往华北。 但地方军阀并不完全认同蒋介石的战略,他们多依靠自身势力,既不愿意与日军正面交锋,也不愿积极配合八路军的抗日行动。 这些军阀势力普遍与八路军和日军发生零星冲突。 这样既能在蒋介石面前交差,又能保持自己的实力。 蒋介石安排了朱怀冰这样的人物进入华北。 朱怀冰具有丰富的军旅经验,在他到任后,便开始指挥这些地方军队与八路军进行斗争。 这些“摩擦战”还给了日军可乘之机。 1939年,朱怀冰掌握了冀察战区的实际控制权,组织了大量的军事行动。 这些民军不仅有时与八路军发生冲突,甚至有些部队公开与日军勾结。 八路军不得不面临日军、国民党地方军阀、民军等多方势力的夹击。 国民党军队中秦启荣、张荫梧等人,频繁发动对八路军的袭击。 张荫梧更是在政变失败后,尝试与日军勾结。 1938年末,石友三的部队进入冀南地区。 这位在军阀混战中因摇摆不定而声名狼藉的将领,在抗战初期选择与八路军进行短暂合作。 石友三曾主动提出联合抗日。 然而,在蒋介石的诱导下,他最终选择背弃协议。 八路军并未立即反击。 八路军开始将石友三与其他类似的军阀统领统称为“顽军”。 这些“顽军”不仅不参与抗战,甚至与日军暗中勾结。 到了1940年,八路军兵力已经达到40多万人。 朱怀冰联合庞炳勋等人,策动了新的进攻,从南北夹击八路军。 彭德怀在收到情报后,迅速决定集中力量打击朱怀冰及其部队。 朱德和邓小平也对此表示支持。 邓小平的策略明确:通过击败朱怀冰,迫使国民党政府改变策略。 八路军129师在邓小平的指挥下发动了战役。 经过几天的激战,八路军成功突破了朱怀冰部队的防线,重创其主力。 八路军全线追击,迫使朱怀冰的部队溃败。 经过三天的激战,八路军歼灭了朱怀冰的第97军及其附属部队,共计击毙敌军约1万余人,俘虏了7000多名敌兵。 朱怀冰则丢盔弃甲。 与此同时,八路军调集25个团兵力,歼灭了石友三的3000余人。 蒋介石的代表卫立煌终于意识到,继续对抗八路军的策略已经没有太多意义。 解放战争后,白崇禧和朱怀冰都逃往台湾。 白崇禧,曾长期担任国防部长,位高权重。 尤其是在淮海战役期间,身为华中剿总司令的他,手握十万大军,却未能采取有效措施。 这一事件让蒋介石对他失去了信任。 1950年,白崇禧随着蒋介石一同迁往台湾,蒋介石为了防止白崇禧的再次崛起,特意指派特务加强对他的监视。 白崇禧的处境愈加困窘。 台湾的“白色恐怖”政策使得整个国民党内部都充满了不安。 为了自保,许多人不得不与曾经的盟友决裂。 朱怀冰原本是白崇禧的亲密友人,在抗战期间,白崇禧多次提携他,甚至将其推荐给蒋介石。 然而,在战后的台湾,朱怀冰却选择与白崇禧保持距离。 对朱怀冰来说,白崇禧此时的处境过于危险。 那次前去拜访朱怀冰时,管家误将他放入屋内,朱怀冰在与他对话时显得冷淡。 白崇禧愤怒地离开。 蒋介石清楚地知道,白崇禧即便在失势后,依旧是一位具有极高影响力的人物。 蒋介石在白崇禧身边安排了不少眼线。 白崇禧几乎无处可去,心理上的压抑日益加深。 参考文献:[1]孙玮.国民党将领朱怀冰与其子朱邦复的情感冲突[J].纵横,2003(4):33-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