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其实人生的容错率大到超乎想象
郭淮评职场
2024-12-11 15:19:18
昨天晚上喝了咖啡,躺在床上睡不着
开始回顾自己37年来走过的弯路和犯过的错
▪️大学选错了专业,阴差阳错学了环境科学
发现毕业找工作时只能选择那些不限专业的文职类工作
高壁垒的技术岗完全没有任何机会
▪️上班后也突然脑子发热、毅然决然裸辞过想要追逐所谓的人生自由和时间自由
但逐渐发现不上班的日子也没有自己想象中美好
又重复开始陷入焦虑和迷茫、陷入对自我的怀疑中
▪️到了30岁后也没有想象中的成长和平稳
一次错误的跳槽,让自己从一个深坑跳到了另一个深坑,每一天的工作都是煎熬
简历被猎头说“jumpy”,好像所有的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同时,作为一个i人,对高质量的感情又有着要求
没办法只因为对方“物质合适”、“性格合适”而在一起
只想找到真正互相尊重、互相喜欢的另一半
就这样跌跌撞撞、忙忙碌碌到了35+
反而逐渐往未婚未育、独立自由的路线一路前行
心理越发坦然、轻松、自由了
现在回头看这些好像所谓的错误根本不算什么
国人好像从小到大好像都被条条框框限制着:高考是改变人生的唯一机会,毕业后又是考公考研,找工作
接着又是选伴侣,结婚生孩子,每一个选项好像选错了人生就完蛋了
但事实是,人生没有想象中那么脆弱
人生的容错率大到超乎你的想象
考不上好的大学不会怎么样
找不到稳定工作不会怎么样
裸辞不会怎么样
不社交不合群不会怎么样
不结婚不生孩子更不会怎么样
有人说:我的婚姻很失败
那就离,你可以允许自己有第二次机会
有人说:我的工作很内耗
那就辞,你可以允许自己休息一下
功利性的思考方式让我们忘却了生命的本质是一场经历
,很多事情本来就没有意义
躺在床上虚度一天不是浑浑噩噩
吃喝玩乐也不是虚度光阴,
吃苦耐劳也不一定每时每刻都值得歌颂
我们从小被吓到大,好像达不到某种世俗的标准,人生就彻底完蛋
但循规蹈矩的生活可能不会出错,但你未必会过得真正开心、真正肆意
这些都是我到35岁后才逐渐意识到的事情
没有必要去把“别人家孩子”当做范本
学会说“那又怎样”“无所谓”“关我什么事”“没什么大不了的”
就能免受人生大部分的烦恼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
这个世界是包容的,你也要给自己试错的机会
兴致勃勃地去失败,去体验
兴致勃勃地去活出自己
0
阅读:6
打雷要下雨雷哦
去寻找那个最适合自己状态的生活
chrysophoron
写的真好 人生重在体验
希贤希圣
错的可能也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