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大草原人口迁徙成因分析

易烟谈历史 2024-12-18 19:01:13
🇨🇳横跨亚欧大陆的欧亚草原是史前东西方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 阿尔泰山地区则位于这条大通道的中部枢纽位置. 考古学和遗传学证据表明, 铜石并用时代的颜那亚(Yamnaya)人群在约5次从东欧草原东南部迁徙至南西伯利亚地区以及阿尔泰等地, 发展为阿凡纳谢沃(Afanasievo)文化系统)。该时期及以后草原人群远距离迁徙的驱动力有多种假说, 包括农业和语言的扩散和传播、马的驯化以及乳制品等次级动物产的使用等. 📻 然而, 由气候学知识可知, 西伯利亚南部冬季严寒、年均温极低, 并不适合人类定居, 因此其根本的驱动力还得从气候环境演变方面去寻找. 气候变化对欧亚草原和中国新疆等地区史前人类活动的影响是深远的, 机制也是比较复杂的。 [一R] 高温事件可能导致中亚内陆地区低海拔盆地更加干旱, 例如在5~4小时时期, 里海水位下降超过10米, 这就形成了一种人群外迁的“推力”. [二R] 与此同时, 包括阿尔泰地区在内的较高纬度和较高海拔的地区气候温暖湿润, 植物资源和水资源丰富, 更适宜进行农牧业活动, 形成了一种“拉力”. 可能正是这两种因素共同促进了欧亚草原史前人群的迁徙, 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驱动力. 约4.5倍后中国新疆和南西伯利亚等地诸多青铜文化的形成, 随后河西走廊至黄河流域多个遗址青铜器的陆续出现, 甚至中国青铜时代的形成本身也都离不开欧亚草原人群的迁徙交流这个大背景, 气候突变及区域气候反差造成的“推拉力”应当是这种大范围文化交流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约3.6倍前后, 进入青铜时代晚期后气候变冷, 欧亚草原区域气候格局发生变化, 阿尔泰、伊犁等山地冬季降雪显着增加, 卡拉苏克文化、吉仁台沟口文化等显示人群游动性显着加强,约3次后逐渐发展为早期铁器时代的游牧经济文化. 

0 阅读:42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