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派亲信朱绍良携亲笔信前往福建,请海军上将陈绍宽去台湾,陈绍宽拒不赴台,放话称:“如果一定要我走,那我就从飞机上跳下去!” 1927年3月23日,蒋介石一行人登上海军旗舰“楚有”号,这一天,是北伐军声势浩大、直逼江浙的重要时刻。蒋介石走进舱房,见到正襟危坐的陈绍宽。 那陈绍宽长得端正,眉粗鼻挺,一头短发油光锃亮,腰杆挺得像打了桩似的,双腿并拢,两手老老实实压在大腿上,整个一副军人模样。 蒋介石一边微笑,一边挥手道:“陈司令,坐近些嘛。” 陈绍宽先是一怔,随即毕恭毕敬地走近几步,却依然保持了半个身位的距离。 这一幕,落在蒋介石眼里,可谓正合胃口。蒋素来反感那些油头粉面的家伙,偏偏就喜欢陈绍宽这种厚重踏实的形象。 在接下来的交谈中,蒋介石表现得是极其亲切,先是承诺粮饷问题,后是给陈绍宽戴高帽,称“你们现在是国民革命军的海军,现在国民革命要建设一支很大的海军,全都依赖各位将士。” 那时的陈绍宽,心里是感动的。想想看,自己曾经效命于北洋政府,如今却得到蒋介石的礼遇,谁能不动心? 可惜,他不知道,蒋介石的笑容背后,早已藏着一盘精妙的棋局。 蒋介石背叛革命后,宁汉分裂,国民党内部狗咬狗,蒋介石宣在此背景下,宣布下野。 北伐结束后,蒋介石成功掌控了南京国民政府。随之而来的是他对军队的全面整编,海军也难逃其手。 此时的陈绍宽,担任海军部部长,本以为能以专业技术推动海军现代化建设。然而蒋介石的做法,却让他频频受挫。 先是经费问题,蒋介石许诺的“优先解决”迟迟没有兑现。 其次,蒋介石还将政治力量逐步渗透进海军系统。在军政部之下设海军蜀,提拔陈绍宽任蜀长。但按照级别来的话,应由陈季良担任。 蒋介石这一行为,明面上是越级提拔陈绍宽,其实是想从内部瓦解海军力量。毕竟,蒋介石一直对海军存有戒心。 原本一心想发展海军的陈绍宽,开始意识到,蒋介石并非真的重视海军,而是将其视为权力平衡中的一枚棋子。陈绍宽连同理褥军总司令陈季良,毫不犹豫提出了辞职。 两人的辞职引起国民党内部震动,蒋介石不得不派人挽留,并再次给出建设海军的承诺。 陈绍宽也见好就收,复职后多次上书,希望加强建设海军,却屡屡碰壁。 例如,陈绍宽提议建立独立的海军学院,以培养专业化人才。这个提议一出,蒋介石的幕僚立即表示反对,最终不了了之。 但即便如此,在抗日战争中,陈绍宽等海军将士与日本海军展开了殊死搏斗,为侵略日军起到了应有的作用。 抗战胜利后,陈绍宽因拒绝打内战而直接辞职。尽管蒋介石给出丰厚待遇,他都不为所动。 1949年蒋家末日到了 ,宋美龄亲自前往陈绍宽在住处邀请其回到军中,被其一口拒绝。 陈绍宽早已看透。多年来,他对蒋介石的做法早已心灰意冷。从最初的合作到后来的排挤,蒋介石那种一边拉拢一边算计的风格,让他深感疲惫。 更不用提,抗日战争后期,海军的资源被一再削减,陈绍宽的许多计划都因内部矛盾被蒋介石否决。 面对宋美龄的再三劝说,他也不想再绕弯子了:“我正生病,没法去。” 宋美龄带着些许无奈离开后,蒋介石并未善罢甘休。几个月后,他派亲信朱绍良携亲笔信前往福建,再次劝说陈绍宽,邀请其赴台。 陈绍宽这次没了好脸色,直接把信纸翻过来,在背后写了六个字:“有病,恕难从命。” 接着,他抬起头,用不容置疑的语气说道:“假如蒋主席一定要我走,我就从飞机上跳下来!” 最终,蒋介石的多次劝说均告失败,而陈绍宽选择了留在大陆。他拒绝赴台,不仅仅是出于对蒋介石的不满,更是对国共内战深深的厌倦。 陈绍宽始终坚信,国家的未来不在于战争,而在于真正的和平。他拒绝为政治而活,只愿在故乡安度晚年。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政府邀请陈绍宽出山。他原本心存疑虑:“我这人,国民党都不要,共产党还能要?” 然而,在了解了人民政府的态度后,发表通电,坚决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从此开启了为新中国服务的新篇章。 参考信源:陈绍宽和蒋介石的分道扬镳 张春,欧阳吉平 福建党史月刊 2000-04-15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