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说一支军队是否牛逼,主要看它战败时的样子?因为败仗最能检验人的自私与舍私,自私而临大难,会最大化激发恐惧情绪。舍私则会让大伙同仇敌忾共患难,退而不乱,败而不溃。 美西方喜欢尬聊战损比,视战争为赤裸裸、冷冰冰的数学游戏,甚至将其量化成“兰彻斯特方程”“杜派公式”等,从而得出损失1/3战斗单位时,军队就会崩溃。 他们说军事是一门科学,而科学的基础是数学。所以,美西方尤其注重武器装备和军队数量,战争是否正义、奇谋妙算、组织纪律、战斗意志、士兵个体差异等则忽略不计,说到底就是大力飞砖。 在国外最大问答网站Quora上,美国人提问:“为何美西方喜欢投降,而中国军队却和敌人同归于尽?”很多人从精神不死、舍身取义等层面做了精彩回答。 但从物质决定精神,底层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来看,我觉得舍身取义只是“果”,并非“因”。所谓“因”就是敌人一再践踏我们的红线与底线,迫使我们必须自卫反击,保家卫国。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一遍遍叮嘱我们:“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所以,我们从来都是师出有名,都是“先礼后兵”的正义之战,都是在“忍字诀”失效之后的自卫反击战。 当年,我们北击匈奴和突厥,就是典型的自卫反击战。如果他们好好在塞外放羊薅羊毛,不南下劫掠我们的财产与百姓,我们压根就不会揍他们。 一旦我们开启自卫反击战,战争就已不是输赢之争,而是生死之战,因为一旦反击失败,敌人将会更加丧心病狂。所以,我们必须誓死不退,宁死不降,因为军队背后就是一马平川的家国田园,就是血脉相连的兄弟姐妹和父母妻儿。 换个说法,就是我们体量太大,祖上太阔,脊梁太硬……中华文明是天生的棋手文明,王者文明,要么强大为王,要么战死为鬼。除此,无论是为奴还是做犬,都是死路一条,哪怕你想跪,人家也不敢收下你的膝盖。 2003年,伊拉克军队降了,之后美军在伊拉克犯下大量践踏人权的案件,包括杀害无辜平民、虐待被关押者、性侵、抢劫等。2005年11月,美军曾疯狂屠杀了24名伊拉克无辜百姓,最小的年仅3岁,最年长的70多岁。 2006年,一支美军小队闯入一名14岁伊拉克女学生家中,对其轮流施暴,女孩母亲冲上去阻止,结果被美军残忍杀害,随后他们干脆杀害了女孩全家,毁尸灭迹。 2024年,叙利亚军队降了,现在连最基本的安全和温饱都成了奢望。那些不久前还喜迎王师的叙利亚女人们,如今已是犹抱空碗袍遮面。那些不久前还欢天喜地的公务员、科学家和政府军指挥官,很多都被挂了路灯。 所以,投降从来都没啥卵用,不想在战场上付出,就必定会在战场外加倍付出。和平、稳定、安全、秩序和温饱从来都不是免费的,如果没人愿意挺身而出,负重前行,那就只能人均奴隶。 一支军队是否具有战斗力,就取决于关键时刻是否有人愿意挺身而出,在面临败局撤退时,是否有人愿意断后掩护,以己之死换取他人之生,杀身成仁,舍生取义。 血战湘江、上甘岭战役、铁原阻击战、汉江阻击战、美苏核讹诈……换成其他任何一支军队,膝盖早碎了,胆囊早破了,甚至早就完犊子了。 但中国军队凭着一股子以弱胜强的韧劲与狠劲,硬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了,从绝境中走出来了。此后,无论外部环境有多差,敌人有多强大,这支军队就是蒸不烂、煮不熟、锤不破、炒不爆。 对印度而言,1962年那场战争之所以致命,并非印军战败,而是印军败得太快,输得太惨,彻底击溃了印度军队的心理防线,让他们失去了军魂与军胆。结果被一撸到底,差点把一场边境冲突打成了首都保卫战。 其实,这事说到底就是印军之前没咋吃过败仗,一路顺风顺水。 1897年9月,萨拉加里之战,21名英属印度锡克军团士兵硬扛上万名阿富汗抗英部落战士的群殴。这是印度最引以为豪之战,宝莱坞还把这事拍成了电影——《橙黄色的头巾》。 1942年10月,由印度人组成的第4师与隆美尔率领的非洲军团作战,在北非打满全场。虽然只是个打酱油的,但印度却自诩为阿拉曼战役的胜利者。 1944年4月,印度人占绝大多数的英军第十四军,在印缅边境重创日军第15军,仅打死的日军就有5.3万余人。1948年9月,印军仅用5天就彻底灭了海德拉王国。 正是因为印军战绩辉煌,才导致他们牛皮哄哄,目中无人,结果一场小型边境战争就把他们打回了原型。 说到底印军就是一支半成品军队,没有被绝境和逆境吊打过,没有建立起强大的心理和精神防线,压根就不知道如何面对溃败之局。心理没防线,现实就不会有防线,更不会有交替掩护,重组防线,有的只是全线崩溃,撒丫子乱跑。 所以,战败才是对一支军队的终极考验,检验它是否拥有坚定的信仰,是否具有严密的组织,是否具备牺牲和奉献精神……唯此才能做到退而不乱,败而不溃。但这些东西并非天生,而是要用血火去淬炼,要用铁骨去锻造,要用生命去奠基!
为啥说一支军队是否牛逼,主要看它战败时的样子?因为败仗最能检验人的自私与舍私,自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1-02 07:56:07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