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7万辆!比亚迪问鼎2024年销冠,为啥很多人骂比亚迪,但比亚迪却屡创新高?因

东意和你不一样 2025-01-04 16:27:05

427万辆!比亚迪问鼎2024年销冠,为啥很多人骂比亚迪,但比亚迪却屡创新高?因为迪子符合“真香定律“,那些骂迪子的人也在买迪子。 其实,这些人嘴上骂比亚迪,心里却供奉着哈耶克,骂比亚迪只是工作,买比亚迪才是现实,“尔之无诚,口是心非;尔之惘极,二三其德”。‌‌ 最近,比亚迪、长安、奇瑞和吉利等车企纷纷晒出2024年成绩单,比亚迪全年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为427.21万辆,同比增长41.26%,夺得销冠,终于把稳坐销冠十余年的上汽集团逼退到了第二。 2024年,上汽集团卖了401万辆,同比下降20.07%。长安汽车卖了268万辆,位居第三。奇瑞集团卖了260万辆,同比增幅38.4%;吉利汽车卖了218万辆,同比增长32%。隐忍几十载,静水流深,这帮不懂营销、不解风情的理工男终于用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心。 其实,一直以来,中国汽车消费者最不喜欢的恰恰就是自己的汽车品牌,反而极其青睐英德日法等国外汽车品牌。打个不咋恰当的比喻,早期的国外汽车品牌就是狮子,中国汽车品牌就跟野狗似的。 试问喜欢过狮子的女人,怎么会看得上野狗?但事实证明“野狗”只是伪装的狮子,就像天鹅伪装成丑小鸭,一个注定要统治草原,一个注定要飞向蓝天,原因无他?因为他们的骨子里装着中国。 我们为啥要学习历史,因为只有学习历史,我们才会知道先辈是怎么走过上下五千年的,才会知道我们曾掉进过每一个深坑,也曾从每一个深坑里爬出来。从七国争雄到秦统江山,从五胡乱华到人心归一,从被列强欺辱到伟大复兴。 中国不止一次深陷囹圄,也不止一次国破山河碎,但历史是发展的,永远不会终结。我们靠着一股子狠劲,每次都能杀出一条血路,重回世界之巅。国家如此,民族品牌又何尝不是? 英美法德日不就是因为占据了工业先发优势吗?但中国几千年来一直是“世界工厂”,中国制造也曾行销世界,大清再窝囊,也能用瓷器、茶叶和丝绸等卡西方脖子。中国制造强势几千年,美西方都能逆风翻盘,我们为啥就不能干翻他们? 据史学家研究统计(巅峰期):汉朝人口5500万,GDP占比世界26%;唐朝人口5300多万,GDP占比世界58%;宋朝人口4670万,GDP占比世界80%以上。元朝人口6000万,GDP占比世界28%;明朝人口1亿,GDP占比世界45%;清王朝人口4亿,GDP占比世界35%。 2000年高峰期,美国GDP占比世界30%。2023年,美国GDP占比世界已下降至25.43%,中国则上升到了17.2%。所以,对照历史,中国GDP增长空间依然巨大,中国品牌崛起才刚刚开始。 现在,比亚迪、吉利和奇瑞的汽车质量越来越硬核,物美价廉,有些人开始死盯“血汗工厂”这一点。 2023年,全球各大汽车品牌财报显示,宝马、奔驰、丰田和特斯拉等国外品牌利润率都超过10%,比亚迪利润率则不到5%,试问谁赚取的“血汗”更多。 老是盯着制造端“血汗”,难道销售端的智商税不是“血汗”?它们的套路不就是西方的“小费文化”吗?美国餐厅一般只给员工最低工资,其余全靠消费者的小费打赏,最后形成了“小费绑架”,占比能达到消费额15%以上。 有些人特别热衷于美西方那套玩意,那你去夜宵摊子吃麻辣烫,给老板娘小费了吗?说实话,比亚迪“汉”如果落在西方车企,没得四五十万元都不好意思开门迎客。 其实,中国压根就不存在血汗工厂,试问来去自由的工厂算哪门子血汗工厂?美西方种植园才叫血汗工厂,当年多少黑人想跑却被打断了腿。直到现在,美国还有四五十万童工呢!这特么才叫血汗工厂。 截至2023年9月,比亚迪员工突破90万,是5300多家A股上市公司中员工人数最多的,比第二名多出40多万人。其中,仅研发人员就有大约11万人,是全球研发人员最多的车企。 说实话,在经济环境不景气的情况下,比亚迪能为社会兜底近百万直接就业岗位,已经非常功德无量,好好珍惜吧!我为啥特别支持华为、比亚迪和京东等国产品牌,就是因为他们能提供大量就业岗位,能为社会兜底,能让无数家庭有米下锅。 现在,国内有些人出现了跟美国MAGA派相同的症状,低工资不愿意干,高工资又干不来,老觉得自己怀才不遇。其实,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总会被看出来,如果始终看不出来,那大概率怀的是死胎。 有些人骂比亚迪低工资,但比亚迪从月薪3000元到30万元的工作都有,泥不去赚月薪30万元,难道是因为你不喜欢? 有些人骂比亚迪卷,试问哪个行业不卷?做外卖的天天卷速度卷态度,做外贸的天天卷物流卷产能,做餐饮的天天卷口味卷服务,做直播的天天卷流量卷口才……如果实在不想卷,那就赶紧润。 问题是欧美领救济也得做攻略,也得起得早跑得勤啊!“兄弟们,又要到饭了”,大伙如果仔细观察讲师的语气,就会发现他的语气中总带着一股子庆幸,跟特么劫后余生似的。所以,哪怕去欧美吃救济也得卷。人心似海,卷海无涯,我卷故我在!

0 阅读:86

评论列表

阿至70

阿至70

10
2025-01-04 19:31

比亚迪是真的香。看各种汽车横评节目,虽然竞品一个接一个,回回都对标比亚迪,次次都拿比亚迪参评,但测到最后,发现还是比亚迪的新能源靠谱,价格也最为公道,不怪别人销量高。

名满华夏 回复 01-04 22:52
比亚迪就不对比竞品,不评价友商。自我介绍落落大方,侃侃而谈,娓娓道来。销量依然是一枝独秀,一骑绝尘。

名满华夏

名满华夏

7
2025-01-04 22:51

历史重新推演,很可能涛声依旧。早期功率芯片,电池与电驱都是出于自建,至今能搞定的厂家都屈指可数,寥寥无几。一己之力,挽磷酸铁锂狂澜之既倒,绝处逢生添新章;单枪匹马,扶插电混动大厦于将倾,柳暗花明又一村。高瞻远瞩的战略,深谋远虑的布局,锲而不舍的投入,甘之如饴的追寻。水滴石穿,一脉相承,披荆斩棘,筚路蓝缕,别个谁能坚持下来?迪子即使财务捉襟见肘,囊中羞涩,依然连续十几年研发投入高于利润。千千万万车主真金白银的支持,国家与地方政府鼎力相助,也缺一不可。苦尽甘来,守得云开见月明,毫末之木长成参天大树。蓦然回首,已在灯火阑珊处。

名满华夏

名满华夏

4
2025-01-05 22:17

中国有数量庞大的受教育人口,特别是985理工科人才。中国有完整的产业链与工业基础。中国逐渐建立起来自己的品牌。手机与汽车,恰好是用得最多的电子工业产品,家用与商用都有,还有交际属性,每天除睡眠之外用得最多。华为与比亚迪快速崛起,还有一众友商陪伴着,加上早已覆盖的家电行业。难度高的通信与汽车行业有了品牌自信,后面服装,食品,化妆品甚至奢侈品就更加容易建立品牌自信了,这些行业并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更多是传递一种文化与习惯。中国的饮食与服装都不差,之前为何品牌仍输于别人,主要是科技与工业差距造成的。

电池老头乐加速撞树刹不住掉坑里没人帮助

电池老头乐加速撞树刹不住掉坑里没人帮助

2
2025-01-04 18:30

骗补贴

名满华夏 回复 01-04 22:50
然而中国市场前年就没有补贴了,之前补贴本土定义也是一视同仁。相反,美国7500美元本土定义补贴合人民币5万多才落地不久。欧洲各国,日本,巴西甚至泰国仍有为数不少的补贴,相当于中国几年前。

东意和你不一样

东意和你不一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