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2月15日,卢汉派李弥的妻子龙慧娱出城去劝说第八军停战,龙慧娱去后却

蜀山史道 2025-01-10 22:12:02

1949年12月15日,卢汉派李弥的妻子龙慧娱出城去劝说第八军停战,龙慧娱去后却说:“你们的军长让我转告,打的越凶,他越安全。昆明防守力量不足,狠狠的打。” 说完,龙慧娱将写在旗袍里字里的内容,给在场的曹天戈等第八军主要将领看。 卢汉在12月9日夜,以开会的名义将第八军军长李弥、二十六军军长余程万等在昆的蒋系人员召来后扣押,并通电起义。 云南起义后,蒋介石让曹天戈、彭佐煕接任第八军、二十六军军长,将“陆军参谋长”汤尧擢升为“陆军副总司令”,由他统一指挥两个军,向昆明反扑。 卢汉的起义部队虽有两个军的番号,但都是不久前由保安部队升格的,装备差且不满员,其中一个军距昆明尚远。面对第八军、二十六军的进攻,守城的起义部队,压力是很大的。 15日这天,卢汉让李弥写一封信,让城外的第八军放弃攻城。李弥提出让他的妻子龙慧娱去送信,卢汉不疑有诈,很痛快的答应了。 李弥当众写了让第八军官兵就地停火的信,随后和龙慧娱拉起了家常话,趁着其他人避嫌出屋的时候,他偷偷在龙慧娱的旗袍里子中,写了相反的内容。 曹天戈等人,听了龙慧娱的讲述,看了旗袍上的字后,纷纷叫嚣着要打进昆明,救出老军长李弥云云。 龙慧娱传递完消息,回到昆明后,去见卢汉时故意哭哭啼啼的说:“我一个妇道人家的话,人家根本不听,说进攻昆明是上面的指令,让必须限期拿下。” 卢汉问:“李弥不是写了信吗?” 龙慧娱说:“炳仁(李弥的字)被关着,写的信他的那些部下根本不理会,说这是在被逼迫的情况下写的,说除非把他释放,确认安全无恙后,这才会考虑退兵。” 龙慧娱边哭诉,边观察着卢汉的表情,见他面露犹豫后,趁机说:“不如把炳仁放了,我留下来当人质。” 当天,第八军、二十六军的攻势很猛,机场都险些丢失,是龙云的小舅子龙泽汇亲自带队增援,这才堪堪守住。 在这种情况下,卢汉决定采信龙慧娱的所说,将李弥释放。16日中午,李弥被送出城,在两军阵前,由第八军派人将他接到了大板桥的临时军部。 汤尧得知李弥被释放后,给台湾的老蒋发去电报,说明情况。鉴于第八军军长已成了曹天戈,老蒋给了李弥一个国民党云南省主席的头衔,尚在关押的余程万也被发表为云南绥靖公署主任。 在李弥回来后,第八军暂缓了进攻。当晚,李弥、曹天戈主持召开了军事会议,经过激烈讨论后,决定继续强攻昆明。 18日,老蒋见昆明之战陷入僵持,去电责问汤尧。汤尧不得不将指挥所前移,督促第八军、二十六军围攻昆明。 尽管着了李弥的道,但卢汉还是在20日,下令释放余程万。余程万和李弥不同,他是发自内心的感激卢汉,因此在回去召集主要军官开会时,下令二十六军后撤。 这里面有一个重要原因,那就是新任军长彭佐煕很是服从,在余程万被释放后,主动让出指挥权,使得撤军命令可以通畅的发布。 第八军的新任军长曹天戈则野心勃勃,在李弥回来后,态度很是微妙,时刻担心好不容易到手的军权被夺去。实际上,李弥虽然顽固,但也看出大势已去,他主张的是撤往滇西保存兵力,但遭到曹天戈的坚决反对,李弥不得不转而提出先拿下昆明再做下一步打算。 21日深夜,二十六军在未通知第八军的情况下,突然撤退。李弥、曹天戈见二十六军的防区突然枪炮声消失,派人去打探。 22日清晨,传令兵回来报告说:“二十六军的阵地已不见人影了。” 李弥、曹天戈大惊,下令第八军的攻城部队,向大板桥集结。随着第八军、二十六军的后撤,昆明之围解除了。 在大板桥,第八军主要军官聚集在一起开会,李弥再次提出了撤往滇西的计划,有人问:“滇西也守不住怎么办?” 李弥说:“滇西守不住,可以去缅甸也可以向西康转移,和胡长官(胡宗南)的部队会合。” 曹天戈说:“胡长官在西昌的部队,也就二万多人,且距离我们路途遥远。等跑过去,恐怕西昌早就丢了。到时候,大家又往哪里跑呢?” 曹天戈的这个说法,引起了在场军官的普遍共鸣,至于去缅甸,大家是更不同意了。 没了兵权的李弥,无法左右第八军军、师长们的行动,他只得同意了曹天戈等人提出的撤往滇南的方案。 由于担心在后撤时,遭到起义部队的追击,李弥、曹天戈让汤尧出面,以谈和为由争取时间。汤尧写了一个亲笔信让人送给卢汉,内容大意就是已下令第八军、二十六军停火,希望卢汉也释放善意,双方各自罢兵。 其实,这倒是汤尧、李弥等人多想了,昆明保卫战中,起义部队损失很大,即便卢汉想派兵追击,也是有心无力。 余程万率部到宜良时,召开军事会议,讨论起义的问题。在二十六军几个顽固军官的带头下,不少人聒噪起来反对,余程万见意见难以统一,只得终止会议。 在后续行军时,二十六军的几个团长带兵哗变,嚷嚷着说要去投奔第八军。眼看部队就要内讧,余程万只得放弃起义的打算,下令部队向第八军靠拢。 余程万起义未遂的情况,被二十六军的特务密报台湾。五年后,余程万被匪徒枪杀,他的旧部怀疑匪徒实为台湾派来的杀手。

0 阅读:67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