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王耀武被俘虏后,被送到陈毅面前。陈毅见到他后,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你家里,为什么藏了两台拖拉机?” 王耀武听此便抬起头来一本正经的说:“干什么,下地用的,我这将军可当不了多久,往后总得的有个讨生活的东西,好让一家老小安身立命。” 这话倒是让陈毅惊了一下,没想到他竟然还抱有这样的想法,于是便接着问了一句:“像你这样的身份,怎么会想到以后去种地呢。” “种地是农民的本分,这仗国军也就打不赢,以后我要是还能苟活,好歹有个念想,要是战死,也算是给我家人某一条生路。” 王耀武神色淡然的说着,这战争的局势他看的很清楚,只不过,那会儿他即使清楚打不赢也还是要打,刀架在脖子上,校长也给他下了死命令,他没有办法。 济南那一战,国军有多重视不言而喻,他就算是装病也没能逃得过上战场的结果,打仗对他来说是信手拈来,他的军事素养很好,对战场嗅觉敏锐,但再好的将也带不起一群“阿斗”呀。 他说这仗打不了,不能让战士们做无谓的牺牲,结果校长就是“固执己见”,咬着牙说“打!无论付出什么样的代价!”山东地理位置重要不假,但当时的确是时局不利。 王耀武晓得结果是什么,但还是选择忠诚于党国,依旧在不断的寻找突破口,可惜,当时国军的凝聚力太弱了,这也是无可奈何。 他成为战俘之后,心情十分复杂,刚开始他当然不愿意承认校长是错的,毕竟那是他追随多年的领导,在他心中的地位是无上的,但实际上他内心清楚,共产党的确是英明的领导人。 这样复杂的心理斗争让他在被俘前期十分痛苦,但他的确是一个可敬可畏的对手,而且他在抗战当中的表现也是不容置喙的,所以我军高级将领对他的态度还是很包容的,一直在耐心劝导。 实际上他的改造意愿整体上还是十分积极的,从他平时的表现言行举止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位热血大义又十分朴素的将领,打了那么多胜仗,身上倒没有那种戾气。 当他家中的拖拉机被发现之时,他也十分平淡的讲述了缘由,没有为自己辩解,但他说出来的话倒是让人不疑有他。 陈毅也笑着劝导:“想种田这还不简单,只要好好改造,以后总归是有机会的嘛。” 王耀武心中也是暖洋洋的,虽然他在政治上有过错,可党和人民都愿意给他机会反省,人民群众也会欢迎他的回归。 而且王耀武并不是那种欺压百姓的人物,他本就是从穷苦百姓的群体当中出来的,很多事情上都会留一线,在接受了共产主义的熏陶之后心中也明朗了很多。 他深知国家未来应该如何发展,走什么样的道路,所以他能看到共产党的前途一片光明,也就是这样的信念,让他得以在之后的日子里坚持学习,深刻反省。 在被特赦之后,他还能继续为人民服务,令人欣慰,这样的历史人物,固然有过错,但也应该全面的看待,他的贡献依旧会被人民牢牢记在心中。
1948年王耀武被俘虏后,被送到陈毅面前。陈毅见到他后,问了这么一个问题:“你家
蜀山史道
2025-02-05 17:58:52
0
阅读: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