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的一天,住在台北的白崇禧出门时,遇见了邻居朱怀冰,他笑着去打招呼,朱怀

史行途 2025-01-10 22:12:07

1950年的一天,住在台北的白崇禧出门时,遇见了邻居朱怀冰,他笑着去打招呼,朱怀冰却脸色大变扭头就走。几天后,白崇禧登门拜访朱怀冰,朱怀冰的态度让他倍感屈辱。 鄂军出身的朱怀冰早年和桂系交集不多,他是在1948年,主动攀附交好白崇禧的。1948年6月,白崇禧就任华中“剿总”总司令后,朱怀冰时常登门拜访,以同学之谊(白崇禧是保定军校三期,朱怀冰是四期)拉关系,希望能谋个差事。 朱怀冰之前,靠着和陈诚(保定八期)的关系,在抗战中后期,相继担任六战区中将参谋长、湖北省民政厅长。 1946年,万耀煌当了湖北省主席后,朱怀冰认为这个湖北黄冈老乡肯定不会亏待自己,不想万耀煌很是看不上朱怀冰的为人,冷言冷语,朱怀冰不得不辞去民政厅长一职。 1947年8月,陈诚挤走熊式辉、杜聿明,主持国民党在东北的军政后,朱怀冰跑去投奔,得了一个东北行辕政务委员会常委的头衔。 陈诚向朱怀冰承诺,等东北有省主席的位置空缺后,会让他替补。陈诚到东北不到半年,就因屡战屡败,不得不跑去上海称病躲避,将烂摊子交给了卫立煌。 一听卫立煌要来东北,朱怀冰不敢再待,吓得跑回湖北老家闲住。原来,在抗战中,卫立煌任第一战区长官时,朱怀冰是九十七军军长。 1940年2月,朱怀冰率部进犯八路军冀南根据地,遭到迎头痛击,朱怀冰向卫立煌求援,卫立煌不仅未派援军,反而痛骂朱怀冰不顾大局。损失大半部队的朱怀冰,事后被撤去军长职务,灰溜溜的去湖北投奔陈诚,此后再未带过部队。 朱怀冰离开东北后,本打算去找陈诚再谋个职务,但这时的陈诚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所担任的东北行辕主任、参谋总长、海军总司令等本兼职务全被免掉。 失去靠山的朱怀冰,在白崇禧去华中任职后,便隔三岔五的跑去联络感情。白崇禧吃软不吃硬,对朱怀冰的逢迎很受用,给了他一个“鄂西行署主任”的差事。 1949年1月下旬,蒋介石下野,李宗仁成为代总统。朱鼎卿(朱怀冰的堂兄)想当湖北省主席,他去找朱怀冰,希望其能出面活动。 朱鼎卿本是联勤总部第一(徐州)补给区司令,白崇禧调到华中后,他改任第九(汉口)补给区司令。 联勤总部司令郭忏,叮嘱朱鼎卿,第九补给区大额的补给,必须经总部同意,方可拨付。朱鼎卿不敢不执行郭忏的命令,但却因补给拨付不及时,惹怒了白崇禧。 1948年12月,白崇禧在一次会议上,痛骂朱鼎卿说:“你若再这样误事,小心我军法无情。” 左右为难的朱鼎卿,不想再当这个补给司令。在老蒋下野后,朱鼎卿见湖北省主席空缺,并得知朱怀冰和白崇禧交好后,便去求助。 不知朱怀冰用了什么说辞,反正是让白崇禧很痛快的就答应了。随后,白崇禧以华中总部的名义,向李宗仁推荐朱鼎卿,李宗仁见这是白崇禧的提议,也就同意了。 没有从政经验的朱鼎卿,当了省主席后,闹了不少笑话。朱鼎卿见教育厅长空缺,选了几个人选,不想这几人都不愿就任。 有一天,朱鼎卿和朱怀冰等几人正在省府办公室聊天,突然一个人推门进来张望了一下,接着又缩回了头。 朱怀冰愣了一下后,对朱鼎卿脱口而出:“就让刚才推门的王介庵当教育厅长吧。” 王介庵是“湖北企业公司”的董事,和朱怀冰熟识。这天,王介庵本来是到省府参加另外一个会议的,会议间隙,嗓子难受的他到处找痰盂,结果误打误撞的推开了朱鼎卿、朱怀冰等人议事的房间门。 在王介庵的任命发表后,省府的人调侃说:“这个王介庵,一口痰吐了个厅长当。” 在武汉解放后,朱鼎卿带着省府的二万多保安部队逃到了鄂西,他这时还想摆省主席的架子,不想却被驻军鄂西的老蒋嫡系将领宋希濂架空。 朱鼎卿不服,给老蒋去电状告宋希濂,老蒋回电反而让朱鼎卿服从宋希濂指挥。12月初,逃到四川的朱鼎卿,率八千多残部起义。 朱怀冰在湖北解放后,跑去台湾,投奔重新得势的陈诚,被委任为“东南军政长官公署”中将顾问。东南公署撤销后,陈诚又给了朱怀冰“行政院”特别顾问的头衔。 白崇禧逃到台湾后,其在台北的住所,就在朱怀冰家的隔壁。一天早上,白崇禧走出家门,发现朱怀冰从门口经过,他笑着迎了上去,谁知朱怀冰脸色大变,加快脚步径直离开。 自白崇禧被老蒋骗到台湾后,不仅住所附近遍布盯梢的探子,昔日那些同僚好友也像躲瘟神一般,避免和他来往。 白崇禧对朱怀冰印象一直不错,认为朱怀冰或许有苦衷,不便在公开场合和他接触。几天后的一个下午,白崇禧路过朱怀冰家时,决定进门一叙。 门铃按响,管家开门见是白崇禧后,热情的将他迎进来,然后跑去告知朱怀冰。在书房的朱怀冰,听了管家的通报后,说:“太晦气了,你怎么什么人都往进放。” 朱怀冰故意说的很大声,进到客厅的白崇禧听的一清二楚。白崇禧何时受过这种羞辱,当即气冲冲的离开。 此事之后,白崇禧再未和朱怀冰这个邻居,有过任何往来。在台期间,白崇禧受到冷遇和监视,但名义上的地位还是不低,经常在各种场合露面,有时遇见朱怀冰,他视若无睹。

0 阅读:2
史行途

史行途

不急不躁,安然待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