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讲讲寒证及调理思路 好的身体这手脚一直都是暖暖的,称之为“手足自温”。不需

岭南脾胃 2025-01-13 23:11:58

简单讲讲寒证及调理思路 好的身体这手脚一直都是暖暖的,称之为“手足自温”。不需要额外的外力,自己就可以稳定的温暖。 如果不温了,这叫“失而不复”,那点阳气不够用了,暖和的地方也不能让其回温。重的就是手足逆冷,厥冷,根本原因就是阳气不足或不通了,阳气从内向外,先满足重要脏腑的需求,最后不断传递到手足末。 那么阳气不足了,这个传递肯定就不够。就跟锅炉房炭火没有了,管道是通的,但家里暖气就是不热,这种的情况肉桂粉泡脚还有用,但封藏是决定是否持久的根本因素,温而不藏也不会持久,温法多用桂、附、姜,四逆汤为主,封藏龙骨牡蛎山萸肉少不了。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阳气步散的渠道堵住了。如锅炉房烧的火热,但管道堵住了,家里照样冰冷。这种就得通阳,而不是温阳了。不足的我们用温阳的方法,例如有四逆汤这样的方子,还有很多类似的。那不不通呢,就一个四逆散为主。但仅限于气滞的,如经络不通的还得当归四逆汤打底。 易长“冻疮”的,就是典型的经络不通,严重者天气稍微降温,四肢末端就开始生冻疮,最早的冻疮见过十月初就有的,这时就可以了参考当归四逆汤的思路。 老是感觉“鼻头凉”的,此为肺寒有饮,这种情况可多打几个喷嚏暂时排寒,让阳气通,寒饮去,鼻头转瞬就暖和了,这种情况可以参考小青龙汤的思路。 “后背凉”的为胸阳不振,自己也感觉后背凉,摸一下后背也是冰凉,温通胸阳为其根本法,亦可温敷法,调理用葛根汤的思路,此类人群容易肺寒生变,或心血管问题。 “头寒”的为肾中元阳不足,阳气不能循督脉上行脑窍而生,壮督复元是根本,调理可以参考桂附地黄芄的思路。 “腹中寒”就是吃了冷食容易腹泻或多发生在夜晚的慢性胃肠疼痛,多为脾胃虚寒,急症不一定是,但长期慢性的一定脾胃虚寒多,甚或是脾肾虚寒,脾虚为主的调理可以参考黄芪建中汤的思路,脾肾两虚的可以常考附子理中汤的思路。 最后讲一下“屁股凉”。有的人自己摸屁股,屁股天天凉的冰手,坐个板凳都不敢,根本上就是因为膀胱经受寒而不通了,内有肾气无力温煦,外受寒而不通,遂发这个寒气。 晒背最大的好处就是可通督,散膀胱经的水寒之气。但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凡适合的用好了一定很大改观。(冬天晒背效果不佳,可不晒,来年伏天晒背最合适,前提是自身得适合,还得有能力承受天阳的炽烤。) 膀胱经循行最广,为寒水之经,容易受寒气侵犯,全靠肾气托举,肾气不足,此经必寒。而循行的位置正好就是后背,经过这个屁股的地方。屁股凉,就是人之大股寒,此处脂肪厚实,特别容易壅滞而不通。一定是先把脚的温度提上来,阳气从下往上温煦,达到局部通达而转温热。此处长期不通,影响督脉,带脉,对于宫腔,腹部的气血又是影响。可局部艾灸八髎穴,解这冰寒之象。

0 阅读:65
岭南脾胃

岭南脾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