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率领代表团访问苏联时,赫鲁晓夫发问“这个小个子是谁”,邓公的

鉴史忆往呀 2025-01-16 15:50:23

上世纪50年代毛主席率领代表团访问苏联时,赫鲁晓夫发问“这个小个子是谁”,邓公的机智回答让他铭记于心,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邓公和赫鲁晓夫的首次见面是在1954年,这年9月,赫鲁晓夫访华,而邓公正是我国领导团的一员。 当时,邓公担任的是国家副总理,身上还有“中苏友协名誉理事”的标签,但由于种种原因,邓公能出头露面的场合并不多,唯一能让赫鲁晓夫有印象的便是邓公的发型。 邓公是个很专注的人,不喜欢花费太长时间打扮自己,他总是留着一个平头。发型虽然很普通,但邓公的发根很粗,头发硬,显得很有精神。 苏联领导团有几人注意到了邓公,他们通过外在判断,邓公或许是一个很强硬、点子多,且不好对付的人,苏方人员还把这一判断告诉了赫鲁晓夫。 或许当时的赫鲁晓夫没太在意,但仅仅过了两年,这种“判断”就被体现了出来。 那是1956年的苏共二十大,当时,中苏两国的关系已经开始了微妙的变化,但还没有彻底撕破脸。 让赫鲁晓夫没想到的是,邓公在会上的一次发言,竟然在整个社会主义世界引起了激烈讨论,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会前的一段时间,赫鲁晓夫对斯大林做出了秘密报告,邓公的发言也正是围绕着赫鲁晓夫对斯大林的态度展开的,他严肃地说道:“斯大林是国际人物,这样对待他是胡来!不能这样对待革命领袖斯大林。” 邓公的这番话引起了很多国家的共鸣,但那些维护赫鲁晓夫的人听了却不高兴了,但不管怎么说,这件事最后所造成的影响还是有限的,赫鲁晓夫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记住”邓公。 而到了1957年就不一样了,赫鲁晓夫不仅认识了邓公,还对邓公刮目相看。 1957年是毛主席第二次访问苏联,邓公也是我国代表团的一员,实际上,这次访苏,“主角”还是毛主席跟赫鲁晓夫。 当时,在赫鲁晓夫的带领下,苏联走上了一条“霸权沙文主义”的道路,毛主席和南斯拉夫的铁托主席对此都很反感,等毛主席抵达莫斯科后,才意外获知铁托不来的消息。 赫鲁晓夫给出的原因是“铁托腰疼”,但毛主席并不这样认为,表示他的腰疼其实是“政治腰疼”。 短短几句话,就有十分浓烈的火药味。 毛主席对赫鲁晓夫透露了一个消息,说自己已经做好辞去国家主席职务的准备了。 实际上,这个消息在当时并不算什么秘密,赫鲁晓夫也早就已经知道,他关心的,其实是“接班人”的事。 对于这个问题,毛主席也做了周到的考虑,他回复说:“我们党里有几位同志,他们都不比我差,完全有条件。” 这几个同志都是谁呢?是周总理、刘少奇和邓公,在介绍后继者时,毛主席还专门用大量时间说了邓公的优点。 赫鲁晓夫不明白,为什么邓公能获得毛主席的赏识和器重呢?他向毛主席发问,毛主席则回复说:“看见那边那个小个子吗?他非常聪明,有远大的前程。” 顺着毛主席眼神的方向,赫鲁晓夫看到了邓公,邓公打了一个招呼,笑着说道:“我是个小个子,既然这样,那就肯定不会让苏方感到害怕了!” 这句话看似调侃,实则充满了大智慧,在后续的会议中,邓公更是为中国争取了多项利益,后来的他也用实力证明,毛主席当年没有看错人。

0 阅读:56
鉴史忆往呀

鉴史忆往呀

欢迎关注,跟着小编一起看历史小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