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南京城解放后,一名妇女来到35军门口,她要面见解放军第35军政委何克希同志,哨兵不知道这位妇女是什么身份,可是,当何政委听到了陈修良的大名时,马上跑了出来。
陈修良小时候,生活在一个富裕的家庭里,沐浴着幸福的光辉。但父亲去世后,这个家的宁静被打破了,家境逐渐衰败,家族里的其他人虎视眈眈,最终导致她和母亲、妹妹不得不离开熟悉的家乡,生活虽困窘,母亲却始终坚守,从未放弃对女儿陈修良的教育,此般坚守为陈修良日后踏上革命征程埋下了深深的伏笔。
在女子师范大学的校园里,陈修良积极投身学生运动,展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热情,命运的齿轮继续转动,将她带到了上海国民大学,在那里,她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向警予,并在其引领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此,她的人生轨迹与中国革命的命运紧紧相连。
1946年,陈修良接到了一项任务——在戒备森严、特务遍布的国民党政权中心南京建立地下组织,南京那时被蒋介石视为防守坚固、坚不可摧的“铁桶一般的城市”。
这项任务的艰巨性和危险性不言而喻,甚至有人对陈修良能否胜任表示怀疑,陈修良毅然接受了挑战,她深知,革命的道路上充满荆棘,但为了民族的解放,她义无反顾。
初次尝试借探亲之名进入南京,虽未取得进展,但陈修良毫不气馁,她旋即调整策略,再次以富商太太的身份现身,成功跻身南京的上流社会,出入高级场所,穿着华丽服饰,谈笑风生间,她将自己伪装得滴水不漏,麻将桌上,觥筹交错间,她巧妙地收集情报,为地下组织的运作提供关键信息。
陈修良深知,在敌人的心脏地带开展工作,必须谨慎而高效,她将地下工作分为两条线,情报收集和人员策反,情报线如同神经网络,将南京城内的敌情源源不断地输送到解放区,策反线则像一把尖刀,直插敌人心脏,瓦解其内部力量。
获取情报,需要胆识和智慧,在一次看似普通的拜访中,陈修良敏锐地捕捉到一个关键信息,一位国民党高级特务的密码本被留在了家中,时间紧迫,她立刻决定让人把密码本复制了一份,然后马上送到解放区,这份密码本的获得,使得我们的军队能够破解敌人的情报,并在战场上占据了主动。
除了情报工作,陈修良还积极开展策反工作,她深知,瓦解敌人内部力量,比正面交锋更为有效,她将目光投向了国民党的空军和海军,这些部队的起义,将对国民党政权造成沉重打击。
在陈修良的领导下,地下党成功策反了国民党空军飞行员愈渤等人,他们驾驶着当时最先进的B-24轰炸机,飞向了光明,国民党海军“重庆号巡洋舰”舰长邓兆祥也在陈修良的感召下,率舰起义,投奔解放区,这些策反行动,不仅增强了我军的力量,也动摇了国民党的军心,加速了其灭亡的进程。
1949年4月,解放军百万雄师兵临长江北岸,南京城内气氛紧张,蒋介石妄图凭借长江天险负隅顽抗,并下令在撤退前炸毁南京的重要设施,为了阻止敌人的破坏行动,保护南京这座历史名城,陈修良领导的地下党与南京的工人、警察并肩作战,与敌人展开了殊死搏斗。
他们成功避免了敌人破坏下关火车站和老江口火车轮渡栈桥的计划,为解放军顺利渡江提供了重要的保障。
陈修良在国民党封江的严酷形势下,充分发挥了她出色的组织与领导能力,她调动地下党组织,积极争取工人和渔民的合作,经过一系列努力,终于成功征集到了大量船只,这为解放军顺利渡江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陈修良乔装成阔太太来到解放军指挥部,与35军政委何克希会面,这位在隐蔽战线纵横捭阖的巾帼英雄,终迎胜利曙光。
南京解放后,陈修良继续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力量,先后担任了上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浙江省委宣传部长等重要职务,1998年,陈修良走完了她传奇的一生,享年91岁,她的一生,是为民族解放事业奋斗的一生,是为人民幸福奉献的一生,她的名字,将永远铭刻在中国革命的史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