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知青张杨州,因54元失窃被怀疑成小偷,失去返城机会。谁知,他明知实情

叨客文史呀 2025-01-17 15:36:27

1969年,知青张杨州,因54元失窃被怀疑成小偷,失去返城机会。谁知,他明知实情却守口如瓶。哪料,这个举动,竟让他抱得美人归。 1969年一个叫张杨州的年轻人,刚刚结束中学学业,被分配到江苏杨州的杨家庙公社,成为一名插队的知青。张杨州家境尚可,父亲是一名工厂工人,母亲则在街道办事处工作。尽管张杨州从未经历过太多苦难,但他的聪明才智很快在公社中显现出来。 张杨州在公社的第一年,就凭借他的能力和努力,被推选为知青小组的组长。他领导下的小组成员们劳动勤勉,效率高,因此深受大家的喜爱和尊重。在这期间,他遇到了李小芹,一个只有12岁、聪明伶俐的小女孩。李小芹虽然因家庭经济困难而辍学,但她对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经常找张杨州帮忙解答学习中的问题。 年终的一天,张杨州负责管理小组的红利,共计54元。这笔钱是用来庆祝一年来的辛苦工作,打算第二天大家一起出去购买食材大快朵颐。然而,不幸的是,当张杨州准备拿出这笔钱时,发现钱已不翼而飞。这起失窃事件迅速引发了轩然大波。由于钱款是在张杨州的管理下失窃的,他也因此成了嫌疑人。 这起事件的真相在一个晚上意外地浮出水面。在公社的草坪上,张杨州无意中听到了李小芹与她母亲的争吵。李小芹怒斥她的母亲偷了钱,而她母亲则哭诉自己的无奈,因为急需资金让李小芹继续学业。张杨州心中明了,原来是李小芹的母亲为了女儿的前途做出了错误的选择。他决定守口如瓶,不将这个秘密公之于众。 随着时间的推移,张杨州因为54元失窃事件的牵连错失了返城的机会。在公社的最后几年里,尽管他深受冤屈的打击,杨州并没有因此心灰意冷,反而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工作和学习中。他的智慧和勤奋逐渐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和理解,尽管那段艰难的岁月仍然给他的生活蒙上了一层阴影。 在这些艰苦的日子里,李小芹的身影悄然消失了一段时间,直到国家恢复高考制度的消息传来,给了所有滞留在农村的知青们一线希望。这个消息像一道春雷唤醒了张杨州心中沉睡的梦想。他开始暗自准备,重拾旧日的书本,夜以继日地复习旧知识,渴望通过高考这一途径改变自己的命运。 1978年的春天,李小芹再次出现在张杨州的生活中。她已经不再是那个需要张杨州教导的小女孩,而是变成了一个有着自己梦想和追求的少女。当她得知张杨州也在准备高考时,她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的学习行列。李小芹的回归给了张杨州极大的心理支持和帮助,她的出现让他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和关心。 两人在备考的日子里,形影不离,共同复习功课,互相鼓励。张杨州的心中渐渐萌生了一种深深的感激和爱意。然而,尽管他们一起努力学习,但高考的残酷现实并不因他们的努力而改变。1978年的秋天,考试结果公布,李小芹凭借优异的成绩被扬州师范学校录取,而张杨州却因为一些科目成绩不理想而落榜。 面对失败,张杨州心情沉重。他的家人也感受到了他的失落,张母亲通过自己的关系,帮助他在一家工厂找到了工作,以此稳定他的情绪。但李小芹并没有放弃张杨州,她坚信张杨州的潜力和能力。在李小芹的鼓励和帮助下,张杨州决定再次挑战高考。李小芹利用课余时间,不仅教张杨州那些他不擅长的科目,还一起分析过去的试题,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 1979年的春天,所有的努力终于得到了回报。张杨州不仅通过了高考,而且以优异的成绩被同一所师范学校录取。李小芹欣喜若狂,她的笑容在春风中尤为灿烂。两人在校园里的相遇更加频繁,情感也在悄然中加深。在大学的岁月里,他们成为了人人羡慕的一对,彼此的支持和理解成为了他们最坚实的后盾。 毕业后,张杨州以优秀的成绩成为一名学者,而李小芹则成为了一名备受学生喜爱的教师。有一天,在一片金黄的落叶下,张杨州向李小芹求婚。面对张杨州的真挚情感,李小芹虽一度犹豫,因为她的内心深处仍旧为当年的那54元感到愧疚。但张杨州的宽容和理解让这一切化为尘埃。他的话语中充满了爱意和承诺,让李小芹再也无法拒绝这份来之不易的幸福。 就这样,张杨州和李小芹在朋友和家人的祝福中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共同开启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都为之动容。

0 阅读:4
叨客文史呀

叨客文史呀

文史叨客,解锁历史密码,揭示被遗忘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