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B这本书我很早就买过,但是一直没看,因为实在太厚而且有点啰嗦,一直搁在书架上

墨者在此 2025-01-19 22:02:12

GEB这本书我很早就买过,但是一直没看,因为实在太厚而且有点啰嗦,一直搁在书架上落灰...

这次是为了考察历史,才开始认真阅读,说实话还是觉得有点啰嗦,不过我从这种啰嗦之中发现了一些蹊跷之处

比如,此书有一章叫「印符数论」,这一章的内容其实就是在介绍数学的一些基本符号,比如用拼音字母代替变量,用 +,-,表示加减等等

说实话,1979年写书,还要写这些内容真的非常不同寻常,尤其是对于所谓科技已经发达了几百年,一开始就使用印符的西方人,而且在公认美国科学基础教育最强时代来说,这不是非常“多此一举”么?

但是,我们换个思路,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面介绍这种基础的不能再基础的内容呢?

只有一种可能,即作者是在推行使用符号系统来表达数学,来描述数学定理和数学问题

大家知道,中国古代实际上是长期使用汉字作为数学中的变量的,包括到了元初的朱世杰还在使用天、地、人、物这四个字作为变量符号

而在明初的时候,曾经为「洪武正韵」制定过拼音方案,这些拼音字母后来成为了拉丁语系的字母(是的,中国的拼音字母其实才是西方现代文字之祖),那么很可能也是在同期开始使用拼音符号作为更加简便的数学与科学符号

而GEB这本书,应该就是针对当时有点顽固不化的保守派高知人士进行科普的,一方面用当时对社会影响力非常大的数学家,艺术家,音乐家的作品来指出形式系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再指出使用印符表达数学的便利性与一般性

这样理解,我们就能知道GEB这本书为何会罗里吧嗦的讲很多阿基里斯和乌龟的对话了,以及这些看起来极其基础的数学逻辑知识了....

当然,我们由此也可以知道,所谓康托尔的集合论,希尔伯特空间,罗素数学原理之类的,很有可能一开始就像朱世杰的代数,沈括的微积分符号一样,都是使用汉字或者汉字偏旁作为符号的,到了明初,它们都被拼音符号重新更新和优化定义了一次

对了,顺便提一句,此书中阿基里斯和乌龟的对话全部都是讨论禅宗公案的问题,有意思吧?我相信作为现在的中国人,对禅宗公案了解的都不多了,何况儒家人( Jaws )

.

0 阅读:2
墨者在此

墨者在此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