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虚,虚的是哪里的气?虚的是脾气、肾气和肺气。虚的是我们的先天和后天之气,尤其是脾胃,最为明显,因为脾胃是气血生化的源头,同时它又是肺的妈妈,所以气虚根本上来说还是脾胃虚了。
气虚的人容易自汗,就是控制不住的流汗,因为肺气虚了,而肺主皮毛,它控制着身体毛孔的开泄,肺气则相当于身体表层的防御系统,它是抵御外邪入侵的屏障。肺气一虚,这层屏障就没办法兼顾全身,汗液也就不容易固摄得住,所以才会不受控制的流出来。
肺气虚的人,还经常怕风怕冷,容易感冒;动一动就容易喘;懒言少气,声低气短;能躺着绝不坐着,能坐着绝不站着。气虚的人还容易便秘,因为气不足,就无法推动肠胃蠕动,人也就不容易有便意,如果你平常无便意,好几天才解一次,解出来的大便也不是很硬,那便秘的原因通常就是因为气虚了。
气虚的人舌象是什么样的呢?最明显的就是舌头相对胖大,舌头上有齿痕,因为脾气虚会使身体内的湿气很重,这些湿气会使舌头变得胖大,长时间和牙齿接触,就会留下齿痕。如果舌苔铺满了整个舌头,或是舌头上有两条非常明显的唾液线,都表明体内湿气很重。
还有一种情况,齿痕不明显,但舌头中间却有很多裂纹,这通常是脾胃气不足的表现,没办法固摄裂痕。此外,如果舌头看上去很白,并且舌苔很薄甚至没有舌苔,也是脾胃气虚的表现,需要好好培补正气。
如果你有上述舌象,并且伴随着水肿、自汗、怕冷怕风、抵抗力差、容易疲惫、体力较差、大便不成形等情况,那就得考虑一下自己是否气虚体质了。
气虚体质的养生茶配方很简单:
黄芪6克 甘草3克
黄芪以前被写作“黄耆”,古人称“六十为耆”,所以黄芪补气的特点就像老者一样老成持重,慢慢把你的一身之气给补起来。这里为啥子不用人参呢,因为人参补气速度太快了,就像一个二十岁的小伙子,迅速行遍全身,所以一般情况下,人参还是用不到的,因为它大补元气,通常是用来回阳救逆的,作为茶饮的话尽量还是少用。
黄芪外黄内白,所以它既能入中焦脾胃,又能入肺,肺对应金,肾对应水,金生水,肺气充足,又能补充肾气,给肾提供动力。
甘草,这味药太常见了,很多人觉得它就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和事佬”,大家想一想,什么人才能当和事佬,没有地位、言轻、没有能量的人能做和事佬吗?所以甘草的本事非常大,这也是为什么它又被称作“国老”,“四两拨千斤,千斤力在后”,甘草正因为有千斤的神力,才能真正做到举重若轻,调配诸药。
而在这里,甘草是直接补益脾胃,给脾胃提供充足的动力,脾胃有了动力,才能生化气血,将全身的气通通补起来。
这个就是为大家提供的气虚体质的养生茶,大道至简,以小博大,如果你有气虚的情况,就抓紧喝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