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3年,陈丕显与妻子谢志成的合影。此时的陈丕显年仅37岁,任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分管工业和基建,第一书记是陈毅。 在福建长汀县的一个普通农家,1916年迎来了陈丕显的诞生。这个出生在战乱年代的孩子,从小就目睹了底层百姓的困苦生活。 家里的田地不多,父母省吃俭用供他读书。在那个动荡的年代,陈丕显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重要性。 学校里的进步老师为他打开了认识世界的窗口,让他接触到了新思想。这些思想的种子,在少年陈丕显心中生根发芽。 1929年,年仅13岁的陈丕显加入了共青团,两年后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这个看似稚嫩的少年,已经在革命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1935年,组织看重陈丕显的能力,任命他为共青团赣南省委书记。这个重任落在一个19岁青年的肩上,体现了组织对他的信任。 在赣南地区,陈丕显跟随项英、陈毅等革命前辈开展游击战争。游击区的生活艰苦却充实,每一次战斗都是一次成长。 解放战争爆发后,陈丕显带领华中野战军第7纵队转战各地。他指挥部队连续七次战斗,七次都取得了胜利,创下了"七战七捷"的骄人战绩。 在淮海战役这场关键战役中,陈丕显负责解决部队的后勤补给问题。他组织群众支前,为解放军筹集到一亿斤粮食,解决了部队的吃饭问题。 这些粮食都是老百姓省吃俭用,一担一担挑出来的。陈丕显深知这粮食的分量,也深知百姓对革命的支持有多重要。 随着战事的推进,华东野战军进行了兵团建制改革。因为出色的工作表现,32岁的陈丕显被任命为兵团政委,成为当时解放军最年轻的兵团政委。 新中国成立后,陈丕显接到组织的新任命,要去上海工作。刚到上海的那天,他没有休息就直接去了办公室,开始了解工作情况。 当时的上海百废待兴,战争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许多创伤。作为中共上海市委第四书记,陈丕显分管工业和基建工作,与第一书记陈毅一起承担起重建上海的重任。 五十年代初期的上海,工业设备老化,基础设施破损严重。工厂里的机器需要维修,街道上的管网需要更新,一切都需要从头开始规划。 陈丕显和市委领导班子深入工厂、工地调研,了解实际情况。他们根据上海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符合上海特点的工业发展规划。 作为老工业基地,上海拥有大量技术工人和完整的工业体系。陈丕显充分利用这一优势,推动上海工业向更高水平发展。 在工业发展过程中,陈丕显特别重视发挥工人的积极性。他经常深入车间,和工人交谈,了解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上海不仅要发展自己,还要支援全国的建设。陈丕显统筹安排,让上海的工业既服务于全国建设,又保持自身的发展活力。 这段时期,上海为内地和边疆地区输送了大量技术人才和设备。这些支援工作为全国工业布局的优化做出了重要贡献。 在繁忙的工作中,陈丕显的妻子谢志成一直是他坚强的后盾。谢志成也是一名革命工作者,她深知丈夫工作的重要性。 1953年,37岁的陈丕显和谢志成在上海留下了一张合影。照片中的夫妻俩都很年轻,但已经携手走过了艰难的革命岁月。 这对革命伴侣在工作和生活中相互支持,相互理解。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革命伉俪。 夫妻俩都有很强的原则性,对子女要求非常严格。在他们的家庭里,廉洁自律是最基本的要求。 陈丕显禁止家人利用他的职务之便谋取私利。这种严格的家风,在当时的上海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在这段特殊时期,谢志成始终守候在丈夫身边。她坚持每月给丈夫送生活必需品,用行动表达着对丈夫的支持。 这十年的磨难没有改变陈丕显的信仰和对党的忠诚。他始终保持着坚定的革命意志,等待着重返工作岗位的那一天。 1977年,平反昭雪后的陈丕显重新回到工作岗位。组织安排他先后在云南、湖北两省工作,继续为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在云南工作期间,陈丕显深入基层了解民情。他走访了许多少数民族地区,推动当地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 调任湖北后,他继续发扬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面对改革开放初期的新形势,他积极支持和推动各项改革措施。 1982年9月,陈丕显调任中央工作。即使在这样的高位,他依然保持着艰苦朴素的作风。 在家庭教育方面,陈丕显始终保持着严格的要求。他告诫子女要靠自己的本事吃饭,绝不能仗着父母的地位谋私利。 长子陈小津大学毕业后从事船舶设计工作,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一名高级工程师。他后来担任国企总经理,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贡献。 次子陈东棋在文化部门工作,曾任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他继承了父亲严于律己的作风,在工作中赢得了同事的尊重。 长女陈小龙同样秉承父母的教导,在平凡的岗位上默默工作。她的事业和家庭都很圆满,这正是父母最大的欣慰。 陈丕显的三个子女都没有利用父亲的职务谋取私利,而是凭借自己的能力在各自的领域发展。这种清廉的家风代代相传。 在陈丕显家庭中,最值得传承的不是权力和地位,而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和廉洁自律的品格。这些精神财富远比物质财富更加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