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手机带娃” 成为不少家长无奈之选,由此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也浮出水面。
钟毓敏的女儿原本品学兼优,在拥有平板电脑后,逐渐沉迷其中,产生厌学情绪,成绩大幅下滑,甚至多次出现自残行为。尽管钟毓敏带女儿旅行试图扭转局面,却收效甚微。同样,张媛离异后独自带娃,因工作忙碌疏忽了女儿对手机的依赖,女儿不仅性格变得暴躁,还为玩手机偷梁换柱。老赵为脱身让 4 岁儿子玩平板,孩子对平板的依赖远超长辈。陆安琪表妹因学校作业与电子设备绑定,在学习之余沉迷其中。
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指出,电子产品正重塑儿童青少年心智,负面影响不断显现。家长们试图管控,却因电子设备无处不在和孩子的逃避花招而徒劳。
事后,钟毓敏和张媛开始反思。张媛意识到,高强度学习和无趣的现实生活,让手机成为孩子获取快乐的便捷出口。于是,她改变教育方式,引导女儿关注现实,帮助女儿找到了未来成为兽医救助流浪动物的目标。钟毓敏也放下对女儿学业的过度重视,只愿女儿健康幸福。在这场家长与电子设备的博弈中,如何引导孩子健康成长,成为所有家长亟待思考的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