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一名桂军小战士正走在归家的路上。他衣衫褴褛,肩扛钢枪,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准备与家人团聚。这位战士,正是“狼兵”桂军的缩影。 桂军,这支起源于明朝中期的队伍,因其团队作战风格被称为“狼兵”,尤以抗击倭寇时的英勇表现而闻名。清末时,尽管装备落后,桂军在与西方列强的交战中屡屡获胜,李鸿章甚至称其为“能打仗的队伍”。在国共对峙期间,桂军的强悍同样让红军感到忌惮。 1937年,桂军作为国民政府的主力参与了淞沪会战,尽管面临日军的先进装备,依然展现了惊人的牺牲精神。随着战局的发展,桂军不断整顿,在后来的战役中消耗了大量日军力量。 1942年,桂军在炮兵训练时意外击落了几架日本战机,其中冢田攻大将的死亡影响了日本的军事计划,使得原定的“五号作战计划”未能执行。 到了1944年,日军在桂柳战役中集结15万兵力,准备进攻桂林。桂林的守军仅有两万,远不及日军的兵力。然而,白崇禧将军坚持坚守桂林,认为这一战略位置至关重要,可以为中国的反攻争取宝贵时间。在他的号召下,民间力量纷纷加入守城队伍。 11月9日,日军发动进攻,利用强大火力轰炸桂林,桂军利用城市地形进行顽强抵抗,甚至不惜自杀式攻击日军的坦克。然而,日军使用了违反国际法的毒气弹,导致大量桂军士兵伤亡。尽管弹尽粮绝,桂军仍顽强作战,最后在七星岩一带进行肉搏战,直到所有守军壮烈牺牲。 桂林保卫战虽然以失败告终,但桂军的英勇和牺牲精神成为中国抗战历史上的光辉一页。即使在装备和兵力劣势下,他们的坚韧为最终胜利奠定了基础。
桂林保卫战:桂军的英勇与牺牲
小牧童那小罡吖
2025-01-22 13:38:37
0
阅读: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