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虐杀猫狗视频售价从几元至上百元##记者卧底调查虐杀猫狗灰色产业链##律师说法#
人性之恶,源于什么?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在某社交平台一交流群内卧底发现,群内充斥着各类虐杀宠物的视频,发布者不少,付费观看者更多,其中不乏关于用什么方法、虐杀什么动物等讨论,虐杀宠物俨然成为一条灰色产业链。
目前,我国法律对虐待动物行为的界定和处罚缺乏明确规定。虐待动物行为尚未被纳入专门的法律条款,导致执法部门在处理此类案件时缺乏有力依据。虽然我国有《野生动物保护法》等法律对部分动物进行保护,但对于猫狗等伴侣动物的保护存在法律空白。
根据《网络表演经营活动管理办法》,网络表演不得包含虐待动物等内容。此外,《音像制品管理条例》也规定,音像制品的制作和传播应当符合法律法规,传播有益内容。因此,制作、传播和贩卖虐杀宠物视频的行为涉嫌违法,可能构成传播淫秽物品、寻衅滋事等罪名。
虐杀猫狗灰色产业链中的动物来源复杂,包括盗窃家养宠物、诱捕流浪动物、从非法渠道低价收购等。这些行为可能涉及盗窃罪、非法捕猎等刑事犯罪。此外,一些“星期猫”“星期狗”商家将病弱动物低价处理给虐杀者,这种行为也属于非法经营。
网络平台在传播虐杀视频中扮演重要角色,但部分平台对内容审核形同虚设,甚至为虐杀视频传播提供便利。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网络平台有责任对用户发布的内容进行审核,若未履行审核义务,可能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我国目前尚未出台专门的《反虐待动物法》或《动物保护法》,导致虐待动物行为的法律约束力较弱。专家建议,应加快立法进程,明确虐待动物行为的定义和处罚标准,同时加强对宠物繁殖、销售等环节的监管。
公众在打击虐杀动物行为中具有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举报奖励机制,公众参与的积极性受到一定限制。专家建议,应鼓励公众积极举报虐待动物行为,并对举报人给予奖励。
虐杀猫狗灰色产业链涉及多个法律问题,包括虐待动物行为的界定、传播和贩卖虐杀视频的违法性、动物来源的合法性、网络平台的责任等。完善相关立法、加强执法力度、提升公众意识是斩断这一产业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