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谁是最弱开国之君?第一名简直太耻辱,背上千古骂名 在中国历史上,开国皇帝大多凭借超凡的硬实力开创基业,如汉高祖刘邦与明太祖朱元璋,他们的故事充满了英雄色彩。但也有几位开国皇帝,其个人能力与典型的开国君主相比显得逊色不少,他们的江山似乎得来异常“轻松”。 第四、唐朝李渊 隋末天下动荡,群雄竞起,李渊初时并无明确反隋之意,倒是其子李世民洞察时局,积极劝谏父亲起兵。公元617年,李渊在晋阳(今山西太原)起兵反抗隋朝,进程迅速,很快占领长安。 公元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开启唐朝新纪元。事实上,李渊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李世民,后者在唐朝建立过程中功勋卓著,几乎可以说是替李渊打下了江山。李渊的角色更像是一个象征性的领袖,李世民才是真正的奠基者。 第三、东晋司马睿 司马睿是西晋皇族旁系庶出,血统并不显赫,西晋八王之乱期间,他四处辗转,先后镇守多地。公元307年,听从王导的建议,司马睿决定南下。 初到江南,他面临排斥,但王导的精心运作让他逐渐获得了江南名门望族的支持,站稳了脚跟。 西晋灭亡后,公元318年,司马睿在建邺(今南京)称帝,建立东晋。司马睿的登基更多依赖世家大族的支持,他本身既无司马炎的治国才能,也无司马懿的权谋手腕,更像是一个世家大族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而推出的傀儡皇帝。 第二、西晋司马炎 司马炎作为司马懿之孙、司马昭之子,出生便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曹魏末年,司马家族已权倾朝野,司马炎更是在祖父、伯父、父亲的庇护下成长。 咸熙二年(公元265年),司马昭去世后,司马炎继任晋王,同年十二月,他迫使魏元帝曹奂禅位,建立西晋。司马炎的皇位之路异常顺畅,几乎是“躺平”即得。 他在位期间虽采取了一些巩固皇权的措施,如大封同姓诸王,但也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了伏笔。 更令人遗憾的是,他坚持立智力低下的司马衷为太子,这为西晋的短暂统治埋下了灾难的种子。司马炎的登基之路轻松,但后续治理乏善可陈,家族气运亦随之衰败。 第一、南宋高宗赵构 赵构是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异母弟。公元1126年,金兵南下,赵构被派往金营求和,途中因局势所迫留在相州。次年,金兵攻陷开封,北宋皇室几乎全遭俘虏,史称“靖康之耻”。 而赵构因不在开封,幸运地成为唯一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公元1127年,赵构在应天府登基,建立南宋。 赵构的皇位几乎是“天上掉馅饼”,但他在位期间的表现却不尽如人意,一心求和,偏安江南,甚至在岳飞抗金形势大好时,强行召回岳飞,并以“莫须有”罪名将其杀害,表现出极端的软弱无能。
中国历史上的十大忠臣!
【1评论】【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