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文辉被刘湘击败,退守西康之后,蒋介石便积极开始拉拢刘文辉的部下,试图从内部瓦解

文史记叙录 2025-01-23 21:55:19

刘文辉被刘湘击败,退守西康之后,蒋介石便积极开始拉拢刘文辉的部下,试图从内部瓦解他。让刘文辉没有想到的是,他一手提拔的亲侄子刘元瑭,被蒋介石收买。 刘文辉和蒋介石结怨于1929年,当年的12月,唐生智通电讨伐蒋介石,刘文辉去电支持。1930年3月,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组织讨蒋联军,爆发了中原大战,刘文辉再一次表示支持。两次通电反蒋,使刘文辉与蒋介石的关系形同水火,互不相容。 红军长征进入四川后,刘文辉不愿意和红军进行交战,但是刘元瑭却非常积极,主动请缨,参加到了追击红军的队列。 蒋介石为了挖刘文辉的墙角,趁机提升刘元瑭为一三七师师长。1940年,刘元瑭在双流率全师官兵集体参加国民党,被蒋介石当场授予一柄“成仁刀”,上面刻着六个字:不成功,便成仁。“ 刘元瑭受宠若惊,经常佩刀于腰间,以炫耀于部属。”见刘元瑭生有异心,刘文辉愤怒至极,但是局势微妙,又不便对刘元瑭公开处置。只好装着似知非知,睁只眼闭只眼。 刘元瑭却并不知收敛,在被蒋介石任命为新编十二军军长后,他回到雅安向刘文辉索取军队,准备开赴陕西去投靠胡宗南。 刘文辉闻讯后,暗中叫来刘元瑭手下的两个团长毛国懋和杨开域,事先向他们通气,如果看到情况不妙,刘元瑭如果将部队开赴陕西,就立刻率部脱离刘元瑭返回雅安来。 毛国懋和杨开域这两个团长都是四川人,多年跟随在刘文辉手下,对刘文辉一向忠心,此时听刘文辉这般说,当场表忠心说:“请放心,没有军长的命令,我们哪也不去!” 刘元瑭将队伍开到双流县后,毛、杨两个团长心里开始犯嘀咕了。等刘元瑭去成都应酬时,毛、杨二人商议决定率部离开。 等刘元瑭返回双流时,只见毛、杨两位团长已率部朝雅安急驰而去。刘元瑭意欲追赶,无奈已离去很远,追赶也来不及了。刘元瑭手下共有三个团,现在逃逸了两个团,剩下的一个团也人心涣散,开小差不断。刘元瑭眼看自己快成了“光杆司令”,连声叹息,夜不能寐。踌躇再三,仍然决定将队伍向陕西开拔。 到了西安,见到胡宗南后,胡宗南迎面的第一句话就让刘元瑭下不了台阶:“你的兵呢?” 刘元瑭解释了几句,胡宗南理都不理,昂着头说:“这几个兵还想打仗?叫花子还得拖根打狗棍呢,连打狗棍都没有,打什么仗!” 刘元瑭平时颐指气使习惯了,何曾受过这等窝囊气,见胡宗南给他坐冷板凳,连军事会议也不让他参加,心里又气不恨,可是也无可奈何。 在西安住了一段时间,情况更糟糕了。胡宗南对刘元瑭的残部百般刁难,不仅不发武器装备,还经常派出巡逻队上街巡逻,借口刘元瑭部下服装不整,公开在街道上毒打一名营长。刘元瑭手下的团长吴傅鑫,营长何义伦、吴洪恩,都因为忍受不了胡宗南的歧视和欺辱,先后悄悄逃回了四川。虎落平阳的刘元瑭,此时犹如芒刺在背,再也顾不得什么颜面了,化装成普通士兵,带着心腹随员杨泽林,趁着黑夜溜出了西安。 回到西康雅安,刘元瑭低垂着头一声不吭,期盼得到幺爸刘文辉的谅解。刘文辉表面上显得很大度,特意安排了一桌酒筵,为刘元瑭接风压惊。实际上这桌酒筵是一桌家宴,前来赴宴的都是刘氏家族的核心成员,有刘文辉的妻子杨蕴光,女婿伍培英,几个侄子刘元璋、刘元琮、刘元瑄等。酒过三巡后,刘文辉清清嗓子说了几句话,大意是:如今他处境维艰,腹背受敌,四面夹攻,亲侄子又在伤口上捅了一刀,心情之痛苦难以言表。刘元瑭是刘氏家族主动投奔蒋介石的第一人,他也希望是最后一人。 几句话说完,本来就不宽松的气氛更加压抑了。刘元瑭有点无地自容,恨不得地上弄出一条缝来生生钻进去。 虽说刘文辉没给刘元瑭任何处分,但是从此以后,也再没有委以重任,将他晾在一边,不冷也不热。这样的滋味是很让人难受的,尤其对火爆性子的刘元瑭来说更是如此。 刘元瑭再没有掌握兵权,后来担任重庆胜利银行董事长,重庆解放不久,刘元瑭的一些罪行被解放,他被人民政府判处死缓,1958年病死狱中。

0 阅读:159
文史记叙录

文史记叙录

讲述历史趣味故事,回忆历史往昔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