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各县区名字的由来 安阳市 安阳市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 禹分九州时,安阳属冀州之地。殷商时,安阳是其京畿之地,是帝国的中枢地区。 周灭商后,在此封邶,鄘,卫三个国家。后来安阳先后属卫,晋,魏,赵。 西汉时设魏郡,历600多年,北魏时改相州。近八百年后的北宋时期,升相州为彰德府。明朝建立后,改属河南布政使司,是其隶属于河南的开始。 民国初年,废彰德府,存安阳县。1983年设立安阳市,下辖五县四区。1986年淇县,浚县划入鹤壁市,濮阳的内黄,滑县划入安阳市。从而形成了安阳市的稳定区划。 安阳市是中国的八大古都之一。 1文峰区 彰德府古城位于文峰区,古城中原有一座天宁古寺,寺内有天宁寺塔,后更名为文峰塔,因其是古城区的标志性建筑,1956年,改安阳市第二区为文峰区,文峰区是安阳市的中心城区。 2北关区 该域位于安阳市的东北部,因境内有老城北关,故名北关区。1973年正式设立北关区。北关区也是安阳市的核心城区。 3殷都区 公元前14世纪,殷都自山东迁至今安阳市殷都区的小屯村,安阳成了殷帝国的首都。2002年设区时,因此原因故名殷都区。 4龙安区 其境内有九龙山和乾隆御赐的名花“安桂"而得名。1954年为安阳市的郊区,2002年设立龙安区。 5安阳县 因其位于淇水之北,取安定,兴旺之意。战国时期属魏,秦统一后, 置安阳县,后屡有兴废,1986年,成为安阳市下辖县至今。 6汤阴县 境内北部古有荡河,在古汉语中,汤与荡通用,因其大部位于荡河之南,故在西汉置县时取名荡阴县,唐初,更名为汤阴县,延续至今。抗金名将岳飞是汤阴县人。 7内黄县 古代黄河南迁,在此形成一大片水洼,当时以黄河以北为内,黄河以南为外,因南有外黄县,故北岸这片水洼称内黄县。 西汉时置县,除极短时间撤销外,一直延续至今。 8滑县 周朝兴起,封周公之子于此,建滑国,后来在此建了一座“滑台城"。秦置白马县,隋改为滑州。明初朱元璋降滑州为滑县。 滑县是中国小麦第一县和河南省粮食第一县,是妥妥的中国粮仓。 9林州市 战国时属韩,有临虑邑。西汉建立后,汉高祖刘邦以其位于隆虑山之东,置隆虑县。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为,为避皇帝刘隆讳,改为林虑县。1100年后的金代,升县为州,名林州。明朝建立,朱元璋降林州为林县。1994年,撤销林县,设立林州市。 林州人民建设的红旗渠驰名中外。
安阳各县区名字的由来 安阳市 安阳市历史悠久,在旧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此生活。
丁仪聊趣事社会
2025-01-24 17:49:35
0
阅读:29
且行且吟
喂喂,醒醒,说说都是哪几朝古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