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的一天,伟人正在办公,秘书急匆匆跑过来,送来一份求助信。伟人读后,连连讲:“这怎么能行哦?烈士的女儿却读不上书。”又讲:“让孩子就读北京农大吧,继承父亲的遗志,为新中国做贡献。” 建国初,李维汉秘书长前往长沙视察时,特意去看望了牺牲战友的遗孀郑家钧。这时,郑家钧一家家徒四壁,母女生活艰难,女儿夏芸也无奈辍学在家。眼看着烈士遗孀如此生活际遇,李秘书长心痛不已,立即找了有关部门反映。 然而过了一段时间,此事还是没有解决,李秘书长气坏了。他愤然提笔,给伟人写了一封求助信,请伟人出面做主。秘书把信送来时,伟人正在办公,读完信后,他的眼眶含泪,又想起了与牺牲战友并肩奋战的峥嵘往昔。 原来,郑家钧的丈夫、夏芸的父亲正是著名革命元勋——夏明翰,他牺牲时留下《就义诗》:“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选择为了革命慨然赴义,伟人至今还记得:“两人创建农讲所,参加秋收起义时的情形。” 当即,伟人指示:“烈士为了革命牺牲了,国家必须优待他们的亲属,我们这些人不能没了良心。让孩子去北京农大学习吧,好好继承父亲的遗志,为新中国接着做贡献。”很快,夏芸入读北京农大,后来也成为了国家的栋梁之材。
伟人关怀烈士遗孤:夏芸入读北京农大,继承父志献国家
史行途
2025-01-24 22:47:21
0
阅读: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