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明英宗因“夺门之变”复位后,曾在心中犹豫是否要处死当年的功臣于谦。当时,徐有贞见明英宗犹豫不决,便提醒道:“如果不杀于谦,这次复位就显得毫无名分。”这一番话让英宗打了一个冷颤,脑海中浮现出自己被弟弟软禁在南宫七年的往事,最终,他下定决心,决定处死于谦。几天后,于谦与大学士王文一同被押至崇文门外斩首。 于谦,1398年出生于浙江杭州府钱塘县,年幼时便以聪慧机敏受到关注。曾经有一位和尚预言他将来会是拯救时局的宰相。于谦立志效仿文天祥,勤学不辍,最终中进士,步入仕途。 在1426年,汉王朱高煦起兵反叛,明宣宗亲自出征,于谦随行,并在朱高煦投降后出任御史,亲自接待降将并痛斥其罪行,展现了自己的刚毅与忠诚。明宣宗大为赞赏,任命于谦为巡按江西,进一步提升了他的政治地位。 在明英宗即位后,于谦也因其忠诚和能力得到了重用。然而,随着权臣王振的崛起,朝廷腐化,百官争相献金求宠,唯有于谦一人始终保持清廉,拒绝行贿。王振对其心生忌惮,最终设计陷害,于谦一度被囚禁并判死刑,后因百姓上书,请求宽恕,王振才将其暂时赦免。 1449年,王振策动英宗亲征瓦剌,结果大败,英宗被俘,五十万大军几乎全军覆没。此时,英宗的弟弟朱祁钰被立为监国,随即任命于谦为兵部尚书,带领少数残兵保卫京师。于谦坚决反对迁都南京,认为京师是国家根基,不容轻易动摇。他组织军队成功防御瓦剌的进攻,使得明朝最终稳住了局势。 明代宗即位后,英宗仍被软禁在南宫。直到1457年,徐有贞等人发动“夺门之变”,使得英宗复位。复位后的英宗犹豫是否要杀掉曾经的功臣于谦,但在徐有贞的劝说下,最终决定处决于谦和王文。于谦和王文被斩首后,其家族被抄家流放,然而,当官吏前往抄查于谦的家时,惊讶地发现他的家中空无一物,只有当年保卫京师时由明代宗赐下的蟒袍和剑器,显示出他一生清廉,不曾贪图个人利益。
1457年,明英宗因“夺门之变”复位后,曾在心中犹豫是否要处死当年的功臣于谦。当
每日一段历史
2025-01-25 17:19:47
0
阅读: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