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3年,吴王李恪因涉嫌谋反被赐自尽,临终时破口大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弄权,陷

泉说历史吖 2025-01-26 15:54:35

653年,吴王李恪因涉嫌谋反被赐自尽,临终时破口大骂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弄权,陷害良善,倘若祖宗有灵,必让长孙无忌一族覆灭!”他在愤怒与无奈中质问太监:“你们就眼睁睁看着长孙无忌诬陷忠良吗?”太监无奈回应,“我只是传旨的,无法做主。”说完便离开,李恪愤然自缢。 李恪是唐太宗李世民的第三子,母亲为杨广之女。李恪因英武果敢,深得李世民宠爱。621年,李渊册封他为长沙王,年仅两岁;数年后改封汉中王,贞观元年晋封为汉王。628年,李恪被改封为蜀王,并任益州大都督,但李世民因其年幼未让他前往。 当时的王公大臣必须向皇子回拜,然而高季辅上书指出皇子与皇叔地位相当,建议李世民制订家族之间礼节,要求不必回拜。李世民接受并下令,弟弟们无需向李恪回拜。 634年,李恪任齐州大都督,李世民虽然希望多陪伴子孙,却强调家事与国事不同,不能仅依个人感情行事。魏征直言:“最大孝行是让父母得到尊崇,陛下何能与子孙常在一室?”637年,李恪因不当行为被李世民处罚,免去安州都督职务并削去食邑。 然而,不久后李恪再度被任命为安州都督,李世民写信告诫他要效法汉朝河间献王和东平宪王的美德,并以此为警示。643年,李治继位,李世民一度考虑废除李治,立李恪为太子,但受到长孙无忌的反对,最终未能成行。 李恪的命运在649年发生转折,李世民驾崩,李治继位,长孙无忌辅政。653年,李治的妹妹高阳公主谋反一案牵连了李恪,长孙无忌趁机将李恪卷入其中,李恪最终在长安被赐自尽。临终时,李恪再次怒骂长孙无忌。李恪死后,四个未成年的儿子被流放至岭南。 六年后,李恪的预言应验。武则天指使许敬宗陷害长孙无忌,最终导致长孙无忌被罢官流放,途中自缢而死,家族亦遭流放岭南。 李恪是唐太宗众子中最为出色的,不论是文武才干,若他成为继承人,是否能带领大唐更上一层楼,历史或许会有不同的答案。

0 阅读:51
泉说历史吖

泉说历史吖

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