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4年,一名台湾和尚突发脑溢血死亡。弟子没有把他的遗体火化,反而放到一个缸里密封了起来,五年后开缸一看,尸体“五官分明,全身完好”,咋做到的? 这位神奇的和尚,法号慈航。他俗家姓艾,名继荣,1895年出生在福建省建宁县的一个书香门第。慈航法师的父亲是个教书先生,母亲却在他10岁那年病故,两年后父亲也相继去世,留下年幼的慈航孤苦伶仃。 好在慈航有个裁缝舅舅,经常给寺院的和尚们缝制衣服。小慈航跟着舅舅学裁缝,没事就帮舅舅给和尚们送衣服,就这样与佛结下了不解之缘。寺院里的钟声梵唱让小慈航如痴如醉,渐渐地,他心里萌发了皈依佛门的念头。 18岁那年,慈航做了一个重大决定,离开舅舅,只身上峨眉山,拜自忠和尚为师,剃度出家,法名慈航。他先跟着师父学习佛法,后来又到能仁寺受具足戒,成为一名真正的比丘。之后,慈航法师开始了他的行脚生涯,到处参学和弘法。 慈航法师一生致力于推动佛教发展,办过佛学院,培养了不少佛门英才。在抗战期间,他奔走呼号,揭露日寇暴行,募集善款,支援祖国抗战。可以说,慈航法师是一位爱国爱教的模范僧人。 1948年,慈航法师受邀来到台湾。他创办的"台湾佛学院"吸引了不少僧俗二众前来学习。后来成为星云大师的师公,这可是星云大师的福气啊。不过这所佛学院后来因故停办,慈航法师转到"弥勒内院"继续弘法。 晚年的慈航法师身体渐差,1953年除夕,他告诉弟子们,自己时日无多了。果不其然,第二年5月6日,慈航法师突发脑溢血,安详圆寂。 慈航法师圆寂之前,他嘱咐弟子们,不要把自己的遗体火化,而是按照古代高僧的做法,把他装进一口棺材里,封好口,埋在后山。慈航法师的弟子们虽然觉得不解,但还是照着师父的遗愿,把他老人家的遗体装进了一口大缸里。盖上缸盖,在缸口涂上炼丹的泥巴和麻丝,将缸封得严严实实,运到后山的墓塔里安葬好。 五年后的1959年5月19日,慈航法师的弟子们把他的肉身迎请到"弥勒内院"供奉。当他们打开封存已久的大缸时,眼前的景象让所有人都惊呆了!只见慈航法师端坐在缸中,肉身完好无损,面色红润,白眉如雪,五官俱全,就连嘴唇都还是柔软的,手脚关节能够活动,头顶竟然还长出了一些新发。 消息传开,轰动了整个佛教界。不少高僧大德纷纷赶来瞻仰,大家都赞叹不已,认为这是慈航法师修行功德的体现。台湾的佛教界把这尊不腐的肉身尊称为"全身舍利",这在佛教里是稀有至极的瑰宝。 慈航法师成为了台湾的第一尊"肉身菩萨",信众们争相顶礼膜拜,祈求"菩萨"保佑,香火鼎盛。很多人都好奇,慈航法师的肉身为什么能够几十年不腐烂呢?专家们研究发现,这其实与坐缸的方式有很大关系。 原来,坐缸时在棺材底部铺上石灰、木炭、盐和茶叶等物品,能够吸收尸体的水分,抑制尸体腐烂。而密封的缸内空气稀少,细菌和微生物难以生存,尸体自然就不易腐坏了。 但这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的奥秘,还在于慈航法师高深的修为。在佛教看来,肉身菩萨能够不腐,那是因为他们在世修行功德圆满,福慧双修,断除了烦恼,具足了无漏的智慧之身。所以,当肉身脱去之后,体内的细胞液化腐败的过程就会大大减缓,身体可以长时间保持不坏。 慈航法师的肉身不腐,成为了台湾佛教界的一大奇观。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信众前来瞻仰,他们虔诚地向"肉身菩萨"顶礼膜拜,祈求菩萨保佑,赐予平安吉祥。慈航法师虽然已经圆寂,但他的精神却永远活在信众的心中,成为大家心目中的慈悲和智慧的化身。 在佛教看来,肉身菩萨代表着修行者在生前累积的无量功德和福报。他们在世时严持戒律,勤修善法,断除烦恼,最终证得无上正等正觉。这种大智大勇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学习和膜拜。 慈航法师一生弘法利生,爱国爱教。抗战期间,他挺身而出,慷慨激昂地揭露日寇暴行,呼吁海外华侨支援祖国,体现了一个出家人的家国情怀和民族气节。他虽然身披袈裟,却心系苍生,这种大爱无疆的菩萨行愿,感动了无数人。
1954年,一名台湾和尚突发脑溢血死亡。弟子没有把他的遗体火化,反而放到一个缸里
熹然说历史
2025-01-26 22:05:22
0
阅读:17